-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一病句(老师)
语文基础知识
——修改病句专项训练
【成语积累】
【模块三】
21.别无长物:表面上看起来是别无特长,其实是指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22.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格局。生面:新的格局。
23.博闻强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正:记忆;误:认识)
24.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25.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26.不敢旁骛:不敢再来求别的。形容注意力集中于一点。
27.不分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比喻不分高低优劣。
28.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正:使明白;误:作比喻)
29.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与“不约而同”区别开来,“不约而同”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的意思,但“不约而同”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30.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知识点精讲】
一、病句
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
常见的病句种类有:(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用词不当(4)语序不当(5)重复累赘(6)前后矛盾(7)指代不明(8)结构混乱(杂揉)(9)滥用虚词(10)关联词语不当等
通俗说病句指语言不规范的句子。1、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 2、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3、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
二、修改病句的原则
保持原意,少改多就。联系语境,改动恰当。着远整体,修改彻底。
三、常见病句有以下六大类
成分残缺
1、成分残缺1缺主语。如:
()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说明”的主语是什么?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可删去“从……中”。)
(2)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删掉“关于”,使句子主语出现。)
再如: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此句中“从......中”介词句式有错。可删去。)
2缺谓语。如:
()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应该补上“属于”就通顺了。)
()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在原句找不出合适的,应该在“建立”前补充上谓语“完成”才通顺。)
3缺宾语。如:
()近两年来,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的科学种田。(“推广”什么?缺宾语“……的经验“。)
()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的道路”才合适。)
(4)缺关联词语
例1: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枝树枝。(在“体形”前加上“而且”。)
例2:这次学术会,时间并不长,收获很大。(加上“虽然……但是……”。)
例3:即使你讲得再好,我们(也)不听。
例4:(即使)家大业大,也要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2、赘余
成分赘余有主语、谓语、定语等,这里只各举一例略作说明。
(29)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主语多余。)
()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谓语多余)
()纪念“三·八”节的到来。(宾语后有多余成分。)
()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定语多余)
()他同老农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试验。(状语堆砌,任删一个。)
()小王做任何工作都是非常认真得很。(补语多余。)
表意不明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费解”,一是“歧义”。“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不管“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下面举例说明:1、费解。例如:
()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2、歧义。例如:
3、指代不明。例如:
()她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到离她家不远的王二婶家去,让她陪她一同回家。(谁陪谁?大概是“二婶陪她”。)
()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一支烟……(谁给谁点烟?无法猜出。)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常见的类型有:1、自相矛盾。例如:
()他是全部死难者中的幸免的一个。(“死难者”与“幸免”矛盾。)
()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凡是”与“不少”矛盾)
2、概念并列不当。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大小概念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