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州大学研究生催化原理总复习
总复习 第一章 基本概念 催化剂:1)不能改变化学平衡;2)可通过改变反应历程二加可快特定反应的速率;3)具有选择性 均相催化与多相催化 1)主催化剂、助催化剂、载体;2)分散度 1)催化剂活性表示方法:速率:TOF;速率常数;转化率; 2)选择性 1)多相催化反应步骤:外扩散、内扩散;吸附、表面反应、脱附;内扩散、外扩散;2)内外扩散消除方法;3)催化循环;速率控制步骤;4)活化能 第二章 吸附与多相催化 1.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理解吸附位能曲线;Ed=Ea + qc; 2.解离吸附与非解离吸附;认识常见吸附态(p24-p28); 会写表面吸附反应方程 3.Langmuir等温方程 4.BET法测定比表面 5.催化剂堆密度、孔容、孔隙率、孔分布;Knudsen扩散; 第三章 酸碱催化 1.重要催化反应:p41 2.B酸、L酸;二元氧化物中酸中心的形成 3.酸度、酸强度、Hammett函数; 固体酸性测定:1)指示剂;吸附量热;TPD;IR 4.正碳离子机理;酸强度与活性关系:p60 5. 分子筛吸附性能与硅铝比的关系:p65;Y型分子筛和ZSM-5分子筛的结构特点;氢型和多价阳离子交换分子筛酸中心的形成:p66-67;择形催化 6.FCC与加氢裂化;芳烃异构;甲醇制汽油 第四章 金属催化剂 1.常见金属催化反应及其催化剂 2.火山形原理;常见气体在金属上吸附时电子转移方向:p87 3.了解能带理论和价键理论 4.晶格参数、Miller Index; 了解多位理论;认识表面缺陷对催化反应的重要性 5.分散度与活性的关系:Structure-sensitive、Structrue-insensitive; Hydrogen spillover; 6.合金催化剂: 表面富集、几何效应 7. 合成氨;乙烯环氧化;铂铼重整 第五章 氧化物催化剂 1.常见氧化物催化反应及其催化剂;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电子特性;nonstoichiometry 2.n型、p型半导体;杂质对半导体导电性能的影响 3.常见气体在半导体催化剂上吸附时电子转移方向:n键、p键吸附(p129);半导体催化剂的电子机理 4.Mars-van Krevelen机理;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5.了解晶体场稳定化能及其对催化作用的影响 6. 丙烯氧化制丙烯醛;丙烯氧化制丙酮;丁烷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加氢脱硫、加氢脱氮 第n章 均相络合催化 1.了解络合物中s键和 p键的形成 2.理解18电子规则(p155); 邻位插入和邻位重排(p160) 3. s-p络合物;烯烃、CO和H2络合活化 4.Wacker反应;烯烃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氢甲酰化反应 5.均相络合催化剂的优缺点 第六章 催化剂制备 1.催化剂制备方法:沉淀法、浸渍法、离子交换法、共混法;热分解法、熔融法、还原法 2.催化剂预处理:焙烧、还原、硫化 3.催化剂失活:中毒;烧结;积碳 4.催化剂再生:烧碳 第七章 催化剂表征 1.体相组成与结构:XRF、AAS、XRD 2.孔结构:BET 3.表面组成:XPS、TEM 4.表面活性:H2-O2滴定;TPD、TPSR 5.酸碱性:Chemisorption; IR 6.其他表征仪器:AES; DTA; EPR; LEED; NMR; SEM; TG; TPR 第八章 程序升温方法 1.TPD 2.TPR 4.TPSR 3.TPO 第九章 环境催化 1.三效催化剂:组成、催化反应 2.SCR:NH3为还原剂、烃为还原剂 4.催化燃烧 3.环境友好催化 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活性、选择性、比活性、分散度、TOF 空速、WHSV、空时收率 3. 化学吸附态、表面覆盖度、朗格缪尔(Langmuir)吸附、定位吸附、非定位吸附、 积分吸附热 4. 速率控制步骤、扩散控制、动力学控制 5. Knudsen扩散、构型扩散 6. 固体酸强度函数、超强酸、超强碱、择形催化 7.结构敏感性、结构非敏感性、火山型原理 8. Mars-Van-Krevelen氧化还原机理、 Langmuir-Hinshelwood (L-H)机理、 Eley-Rideal(E-R)机理 9晶体场稳定化能、电离势与电子逸出功、P型与N型半导体催化剂、d百分、d空穴、d-π 共扼反馈 10.配位催化、 Ziegler-Natta催化剂 11.三效催化剂 12.TPD、 H2-O2滴定 文献阅读理解 1.本文采用了哪些催化剂制备方法。 2.本文采用了哪些催化剂表征方法,从这些表征中获得了哪些重要信息? 3.说明本文中巴豆醛选择性主要同催化剂特性之间的关系 。 阅读所附论文,回答问题 文献阅读理解 4.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酸强度和酸中心数目如何变化?是何原因? 5.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