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歸野外地质教学实习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秭歸野外地质教学实习报告

秭归野外地质教学实习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绪言 2 第二章 区域地层 2 §2.1 上元古界 2 2.1.1 南华系 2 2.1.2 震旦系 3 §2.2 下古生界 3 2.2.1 寒武系 3 2.2.2 奥陶系 3 2.2.3 志留系 3 §2.3 上古生界 3 2.3.1 泥盆系 4 2.3.2 石炭系 4 2.3.3 二叠系 4 §2.4 中新生界 4 2.4.1 第四系(Q) 4 第三章 岩石 4 §3.1 火成岩 4 3.1.1 茅坪复式岩体 4 3.1.2 黄陵庙复式岩体 5 3.1.3 浆混体 5 3.1.4、脉岩 5 §3.2 变质岩 5 3.2.1 区域变质岩 5 3.2.2 混合岩 5 第四章 构造 6 §4.1 褶皱 6 4.1.1 黄陵背斜 6 4.1.2 侏罗山式褶皱 6 4.1.3 无根褶皱 6 4.1.4 平卧褶皱 6 §4.2 断裂 6 4.2.1 仙女山断裂 6 4.2.2 变质岩中的脆性断层 6 4.2.3 地堑构造 6 §4.3 节理 7 4.3.1 地层中节理构造 7 4.3.2 岩体中的节理构造 7 §4.4 其他构造 7 4.4.1 劈理构造 7 4.4.2 石香肠构造 7 §4.5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史 7 第五章 矿产 7 结束语 8 第一章 绪 言 实习区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交通(图1-1 实习区交通位置图)、地貌特征、水系、气候概况、工农业概况 实习的目的和任务、实习范围及内容、起止时间、组队情况、指导老师、完成工作量(表1-1 实习工作量一览表) (分段叙述,不列小标题) 第二章 区域地层 概况:实习区主要发育地层简单综述 (实习未出露地层不进行描述) 由老?新(下→上)依次描述(附区域地层简表) §2.1 上元古界 小叙(总体描述) 2.1.1 南华系 1.莲沱组(Nh1l)(底砾岩中砾石颗粒分选磨圆、粒径大小、成分特征),为正序沉积地层,附实测剖面图 2.南沱组(Nh2n)(冰碛砾岩砾石大小悬殊(粒径大小)、分选磨圆差、成分混杂(变质岩、花岗岩、硅质岩、砂岩、燧石等) 2.1.2 震旦系 1.陡山沱组(Z1d)(注意顶部石煤层描述不要忘了) 2.灯影组(Z2dn)(“两白夹一黑”) 地层描述顺序:实习区出露位置、规模、各组岩性分段描述由下至上详述,化石类型及丰富程度,与上覆(下伏)地层接触关系,沉积环境特征,地层厚度参考资料,赋存矿产等。 §2.2 下古生界 小叙(总体描述) 2.2.1 寒武系(实习区横墩岩隧道至九畹溪大桥可见完整地层出露,请详述,并附信手剖面图) 1.岩家河组(Z2∈1y) 2.水井沱组(∈1s) 3.石牌组(∈1sp) 4.天河板组(∈1t) 5.石龙洞组(∈1sl) 6.覃家庙组(∈2q) 7.三游洞组(∈3sy) 2.2.2 奥陶系 2.2.3 志留系 §2.3 上古生界 小叙(总体描述) 2.3.1 泥盆系 2.3.2 石炭系 2.3.3 二叠系(可以借鉴链子崖石碑地层说明) 1.梁山段(P1ls) 2.栖霞组(P1q) 3.茅口组(P2m) §2.4 中新生界 小叙(总体描述) 2.4.1 第四系(Q) 第三章 岩 石 总体描述(包括岩体展布情况、规模、出露情况) §3.1 火成岩 总体描述(黄陵花岗岩基组成(4部分),茅坪复式岩体与黄陵庙复式岩体各岩体由老?新 依次描述所观察到的岩体,包括岩体分布位置、岩性描述(顺序:颜色、粒度、构造、结构、矿物含量有多至少描述、定名)、岩体特征(浆混体变化特征),附实习区茅坪复式岩体及黄陵庙复式岩体各岩体岩石学特征综合对比表 3.1.1 茅坪复式岩体(分布位置、岩性描述、岩体特征) 1.兰陵溪岩体 2.中坝岩体 3.太平溪岩体 4.堰湾岩体 5.东岳庙岩体 3.1.2 黄陵庙复式岩体(分布位置、岩性描述、岩体特征) 1.三斗坪岩体 2.小滩头岩体 3.南沱村岩体 3.1.3 浆混体 首先介绍岩体中包裹体类型(5种),重点介绍实习区所见的析离体、浆混体(包括从爆发中心银杏沱向四周浆混体的含量、形态、规模、变形特征等,以及浆混体形态变化特征与岩浆流动性相关性特征分析,从而分析茅坪复式岩体形成早于黄陵庙复式岩体的原因) 3.1.4、脉岩 §3.2 变质岩 总体描述(崆岭群定名经过,确定区域变质岩的证据、分布情况,形成时间等) 3.2.1 区域变质岩 总体描述区域变质岩,详细描述几种实习中见到的主要变质岩岩性特征 1、斜长角闪岩 2、斜长角闪片岩 3、云母片岩 4、角闪斜长片麻岩 5、注入式片麻岩 6、变粒岩 3.

文档评论(0)

df9v4f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