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预防毒品的侵害
“我们对毒品说不”
“吸毒容易戒毒难,戒毒容易绝毒难。”这是有过吸毒经历的人的共识。毒品不但不会使人解脱烦恼,而且会给人套上沉重的身体和精神枷锁。在2014年“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为了健康和未来—— “吸毒对一个人的戕害简直是毁灭性的,而且它对家庭、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极为恶劣。一旦吸毒成瘾,再想彻底戒断就非常困难了。 据了解,在我国感染艾滋病的人群中,有半数以上是由于吸毒被传染上的,而在吸毒者中,有70%以上是青少年。因此,控制毒品的点对处在吸毒的边缘和刚刚开始吸毒的高危人群介绍怎样尽量减少毒品的危害。 大多数青少年沾染上毒品,是因为图一时之快。傅继华告诉记者,初试毒品时,因为毒品对神经系统的刺激作用,会使人在短时间内精神焕发、体力充沛,甚至就像一些吸毒者所说,那种感觉是飘飘欲仙的。这也就是少数体育运动员为取得好成绩而使用违禁药品的原因。 然而,一旦吸食上毒品,对毒品的药物依赖性就会很快十分强烈地表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吸食的时间间隔也会越来越短。这时,如果毒品供应不及时或是断顿,吸毒者遭受的痛苦将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为了购买毒品,他们什么事都肯做,什么事也都能做得出来。因为毒品价格昂贵,一般人难以承受,所以往往是一人吸毒,累及家人和朋友,在吸毒者中,十有八九最终落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长期吸食毒品,对人体的免疫功能、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都有严重的损坏。我们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吸毒者一副骨瘦如柴、病魔缠身的样子,就是毒品破坏人体机能,使抵抗力下降的结果。而最可怕的,还是艾滋病、乙肝等病毒在吸毒者中的传播。”傅继华说,吸毒者开始时一般是口吸,但为了让毒品起效更快,可能很快就转为静脉注射。群居、共用注射器是吸毒人群的普遍特点,艾滋病病毒就很容易通过没有消毒的注射器进入这一人群并传播开来,随后感染给其他人群,如性滥交的人。 在谈到如何减少毒品的危害时,傅继华说,对于陷入吸毒的人来说,要告诉他们,减少危害的根本办法是彻底戒毒,但这是十分困难的,若一时做不到,则应尽量延长不复吸的时间、改注射毒品的方式为口吸,若还做不到,应采用一次性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针具,使用消过毒的注射器。 “这决不是鼓励或是纵容人们去尝试吸毒,其目的是减少吸毒者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可能产生的危害。”傅继华解释说,控制毒品的供应和对它的需求,这是长远之计,却不能在短期控制因吸毒而使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流行的问题。现在的现实是,毒品的泛滥在我国有日益严重的趋势,打击毒品贩卖和供应等措施可能要许多年才能产生治本的明显效果,而艾滋病的传播则非常快。因此,在教育广大青少年拒绝毒品的同时,应该花大力气重点做好帮助那些有过吸毒史和刚刚开始吸毒的青少年的工作。告诉他们吸毒与疾病的关系,怎样避免被感染和传染他人,以把吸毒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这是必须转变的一个宣传观念。 “增强父母、老师与青少年的沟通,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吸引他们,不让他们吸烟、喝酒……这些办法对于预防青少年吸毒是很有帮助的,当吸毒是一条通往毁灭的不归路的思想植入青少年的心里,毒品自然也就无机可乘了。”傅继华说。 让健康生活伴随青少年 绝望、堕落、屈辱,直到死亡,这些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是那么遥远、陌生的字眼,一旦与毒品沾染上关系的时候,就会成为几乎是必然的结果。毒品带来的危害是如此之大,以至我们与毒品的较量,不亚于一场战争。 作为社会上最为活跃、最容易受不良行为习惯侵蚀的群体,青少年成为毒品的“易感人群”,多少青少年在有意无意中沾染上毒品而一发不可收,殃及家人,危害社会。可怕的是,瘾君子们在接触毒品之前,有的对毒品的危害认识不足,天真地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对毒品的需要,不会成瘾,有的对腐化、奢靡的生活方式心向往之,这些都为陷入毒品的陷阱埋下了巨大隐患。 现在的青少年,面临着诸多学习、工作的压力和新鲜事物的诱惑,加之青少年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对社会是非的辨别能力不强,使他们常常要寻求″刺激″来摆脱烦恼和压力,这就让毒品的传播有机可乘。 翻开一卷卷吸毒者的历史资料,不难发现,其中不乏那些在校学习成绩较差、家庭环境恶劣或是与社会上游手好闲者有亲密接触的青少年。他们与父母、老师缺乏沟通与交流,生活在自己制造的阴影之中。不能在正常的社会群体中获得帮助和理解,他们只好在烟、酒、娱乐场所中放纵自己、发泄情绪。 长期与贩毒、吸毒者接触的刑警介绍,在校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与家人产生矛盾,负气出走,从而与社会闲散人员交上朋友;青年人为解脱工作压力,在夜总会、迪厅等娱乐场所放松、疯狂,是最终被毒贩子误导,沾染上毒品的主要渠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