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结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特点 ①内容上提倡“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热情讴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②在文艺创作方针上,中共中央提出“双百”方针。 ③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高潮。 四川历史 1956年聂荣臻主管国防尖端武器的研制;刘伯承担任第一所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重难点一 对“双百”方针的全面认识 1.从“双百”方针的内涵看,“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研究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针。 2.“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 A层 史论突破——高考命题探源点 3.“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是要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和艺术、学术民主,其实质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4.“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到了“左”倾错误干扰造成的。 5.历史经验教训上看,学术问题、文艺问题的政治化会无法实现“百家争鸣”;政治生活不民主,学术界、文艺界就无法实现“百花齐放”。 “双百”方针能顺利贯彻执行,社会文化就能兴旺发达。 【史料印证】 重难点二 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及教育、科技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方针 史料 《共同纲领》第一条指明了我们反对什么,主张什么。……因此,我们在教育上就要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这项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具体步骤上则必须一步一步地求其实现。 ——周恩来《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 导读:史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人民教育事业,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人民教育。 2.恢复高考制度 史料 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规定考生必须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恢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生;修改政审标准,贯彻“重在表现”的原则;严格考试制度,抵制和反对营私舞弊、“走后门”等不正之风。 ——《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导读:史料表明恢复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坏的高考制度,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3.理解教育、科技和经济三者的关系 (1)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2)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也推动着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 (4)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 重难点三 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 1.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1)新中国成立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 (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3)积极借鉴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杰出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献身于科技事业的高尚情操。 【史料印证】 2.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研制“两弹一星”的目的和重大意义 史料一 我们要不要搞原子弹啊,我的意见是中国也要搞,但是我们不先进攻别人。别人要欺负我们,进攻我们,我们要防御,我们要反击。 ——毛泽东 导读:史料表明面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中国为了保卫国家安全,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也表明了中国研制“两弹一星”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和平的环境。 史料二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导读:史料生动说明了“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扩大了国际影响;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2)载人航天技术突破的意义 史料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一举世瞩目的重大科技活动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一伟大胜利,……,全体中华儿女都为我们伟大祖国取得的这一辉煌成就感到荣耀和自豪。 ——胡锦涛在庆祝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大会上的讲话 导读:史料表明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是中国进入太空新时代的里程碑,显示出中国日益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2099.1-2021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VIP
-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中职生劳动教育全套教学课件.pptx
- 人工智能在高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pdf
-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高一入学数学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黑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面向系统内部及社会招聘1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医院医德医风考评公示制度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及考评实施细则.docx
- 晶体工程资料.pdf VIP
- 成都川师锦华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第六章晶体工程.ppt VIP
- ASUS华硕ROG SWIFT PG65UQ中文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