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沥青性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岩沥青性能

目 录 第一章天然岩沥青介绍…………………………………………………1 一、天然岩沥青概述……………………………………………………1 二、性状描述……………………………………………………………2 第二章岩沥青改性沥青…………………………………………………3 一、加工工艺……………………………………………………………3 二、岩沥青改性沥青性能研究与工艺优化……………………………3 1、岩沥青改性沥青性能研究………………………………………3 2、岩沥青改性沥青技术要求………………………………………5 第三章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6 一、岩沥青改性沥青性能研究…………………………………………6 1、高温车辙实验……………………………………………………6 2、高温汉堡车辙实验………………………………………………8 3、抗水损害性能…………………………………………………10 二、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及施工工艺…………………………11 1、集料……………………………………………………………11 2、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1 3、混合料拌制……………………………………………………11 4、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12 5、开放交通管理…………………………………………………13 第四章 市场分析…………………………………………………14 第一章 天然岩沥青介绍 一、天然岩沥青概述 天然岩沥青是以分子量高达一万的沥青质为主要成分,包含氢、氮、氧等其他化学成分组成的混合物。其化学构成如下:碳81.7%、氢7.5%、氧2.3%、氮1.95%、硫4.4%、铝1.1%、硅0.18%及其他金属0.87%。在这些沥青质中,几乎每个大分子中都含有由上述元素组成的极性官能团,这些极性官能团使得天然岩沥青与岩石表面之间有着非常强的吸附力。 岩沥青中的极性官能团吸附硅酸岩、石英岩、石灰石、高岭石和硅铝酸盐等岩体表面能量的能力,比普通沥青胶质要高出数倍,具有良好的抗剥落性能。同时,岩沥青还含有多种能促进石油沥青中活性基团(羧基、羰基、醛、萘等)交联聚合的有机链,使得掺入岩沥青中的石油沥青分子的排列方式和网状结构(结点和强度)得到改善,增强了沥青内聚力,使改性沥青的抗流动性、抗氧化性、粘附性和感温性等获得明显的改善,尤其在抗车辙方面,更是表现出十分优异的特性。 二、性状描述 图1-1 岩沥青样块 试验用布敦岩沥青天然沥青采自于印度尼西亚布敦地区,黑色块状,易碎,易于松解,有类似矿物解理,结构紧密,断面有光泽,呈不规则棱角状,而不似普通沥青由于结构均一,而呈现的半贝壳状或贝壳状断面。 第二章 岩沥青改性沥青 一、加工工艺 岩沥青改性沥青采用普通加热拌合和高速剪切两种加工工艺,剪切温度为170℃±10℃。进行加热,保持养生发育时间约1小时。试验流程如图所示。 图2-1 改性试验流程图 二、岩沥青改性沥青性能研究与工艺优化 1、岩沥青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根据现行规范要求,每种试样均进行三大指标试验:25℃针入度、软化点、15℃延度试验;为了验证沥青低温性能,增加4℃针入度试验;针入度指数PI、闪点、脆点、弹性恢复、密度、溶解度、离析;粘度指标是反映沥青性能的重要指标,每种试样分别作不同试验温度下的粘度试验:60℃、135℃、175℃粘度试验;为了验证沥青改性后的抗老化性能,分别进行了沥青短期老化(RTFO)后的沥青指标。 表2-1 齐鲁70#基质-岩沥青改性沥青试验数据 掺量 0.0% 10% 13% 20% 27% 33% 针入度 30℃ 0.1mm 113.0 71.0 55.0 46.7 43.0 28.3 25℃ 0.1mm 66 40 34 27.6 28 21 15℃ 0.1mm 22 16 12 11 11 8.7 4℃ 0.1mm   18 16 14 12 10 动力粘度 60℃ Pa′s 198.5 523 1352       135℃ Pa′s 0.45 0.825 1 1.45 1.9 3.275 175℃ Pa′s 0.0875 0.155 0.17 0.235 0.305 0.44 延度 10℃ cm 102 7 5.17 0.5 0.5 0 15℃ cm 150 25.0 8.7 7.1 6.2 3.8 弹性恢复   20 22.5 27.5 27.5 32.5 软化点 ℃ 47.3 52.9 55.6 58.1 61.6 67.6 闪点 ℃ 346 348 356 356 356 340 溶解度 % 99.80 99.50

文档评论(0)

sf1971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