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和我收藏的老CPU
我和我收藏的老CPU??
(一)我为什么要收藏老CPU
?
使用电脑,现在已经算不上一件让我很着迷的事,因为它已经成为我的日常生活,就像吃饭穿衣。而我当年确实被电脑的神奇所吸引,夜不能寐,废寝忘食。我对电脑着迷,是从1988年偶然接触Apple II型电脑玩游戏开始的,我还记得当时玩的第一款游戏叫“警察逮小偷”。因为总去别人那里玩颇有不便,后来自己也买了一台中华学习机回家玩儿。再后来使用PC机,那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儿了。
后来我学会了DIY电脑。组装电脑并不复杂,它是模块化设计的,可以任意拆装组合,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当时很多人都没有接触过电脑,所以当我把电脑“拆”了时,我朋友目瞪口呆:这么贵的玩意儿你也敢拆?那算什么,打小时候起,从玩具汽车到收音机,从钟表到大衣柜的锁,家里就没有我没拆过的玩意儿。当然,有些是装不回去啦。
我给自己组装的第一台电脑是在1993年。那台电脑是i386SX25处理器,1MB的内存,显卡是Triend9000C,ISA总线的。那时的CPU是直接焊在主板上的,那时的30线内存条每条只有256KB,而且必须插满4个槽才能用,全插满也才1MB。386处理器没有浮点运算功能,浮点运算由协处理器387负责(在486DX时代,浮点运算才放进CPU)。所以在386的主板上,CPU旁边通常会有一个空的IC插槽,那是给可选购的387芯片预留的。
近几年来,也许是因为上了年纪,很喜欢回忆过去,也时常想起自己的IT史。遗憾的是很多旧配件不是卖掉了,就是当垃圾扔了,很后悔。所以,我平时也就留意收集一些古董级的CPU,其中也包括我自己曾经用过的品种。2011年11月,在迎接人类第一颗CPU诞生四十周年的日子里,我参考了一些资料“攒”成此文。
可以这么说,作为研发CPU的第一把交椅,Intel公司的历史,就相当于CPU的发展史。因此,我收藏的古董CPU,主要以Intel的为主。
?
Intel最初成立公司的目标是:依赖于高技术,尽可能地在一个芯片上放最多的电路,谁的集成度高,谁就能成为这一行业的领袖。基于以上考虑,Intel这个名字是由“集成+电子(Integrated Electronics)”两个英文单词组合成的,象征新公司将在集成电路市场上飞黄腾达,结果就真的如此。
?
(二)有些文物级的老CPU我是买不起的
?
当然,我绝对算不上一个发烧级的电脑迷,我用过的也好,收集到的也罢,都很有限,每个品种也只能保留一两颗代表作品,而不会每种频率都收集。不像有个俄罗斯发烧友,即使是同一个型号、同一个主频的CPU,他也收藏了不同版本、不同产地、不同封装形式的多颗。
而我没有那样的精力和收购费用。特别是有很多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老CPU根本就找不到了,因为CPU含金,被那些唯利是图的人收走洗金去了(特别是那些金顶或金底的CPU,含金量高)。这也是我想保留它们的一个动因,因为如果都拿去洗了金,这些“文物”就没有存世的了,能救一颗就救一颗。
但是,有些文物级的CPU我是舍不得买的。比如4004,找到它并不难,但如果是金顶版本,卖家就会开价好几千,够买一台电脑的了!即使是黑陶瓷封装的普通的版本,淘宝开价也会几百上千的。
为什么会这么贵呢!更多地出于它的文物价值——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微处理器(CPU)。多说一句,史上第一颗RAM内存芯片也是由Intel在1970年推出的,容量1K。
1971年11月15日,4004微处理器芯片在Intel公司诞生。它的出现,当然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尽管比起现在的CPU,4004显得很可怜,它只有2300个晶体管,是个4位系统,时钟频率108KHz ,每秒执行6万条指令。比起后来的产品,4004的功能相当有限,而且速度还很慢。
4004的体积为3mm×4mm,外层有16只针脚
?
(三)我所拥有的古董CPU
?
8008 (1972年)——世界上第一颗8位CPU
?
4004芯片推出后,业内的反应相当平淡。一些分析家称这款芯片虽然有些意思,但4004的处理能力实在有限,还不足以引起人们的兴趣。然而,时隔不到一年,当1972年4月1日Intel推出其第二颗微处理器8008时,业内的目光都几乎集中到了它的身上。(注:尽管Intel后来推出了4004的加强版4040,但4040诞生的时间为1974年第四季,在时间上晚于8008及其加强版8080,所以认为8008是Intel研发的第二颗或称第二代CPU。)
8008的运算能力是4004的两倍。它是一个8位系统,集成了3500个晶体管,速度为200KHz,并且于1974年被一款名为Mark-8的设备采用。Mark-8是第一批家用电脑之一,此时台式机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最初的雏形。
8008芯片原本是为德克萨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