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宜昌海汇码头桩基方案(2014.1.21)报告
宜昌港主城港区古老背作业区
海汇综合码头二期工程
桩
基
施
工
专
项
方
案
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
宜昌海汇二期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3年1月
目 录
一、桩基施工概况 - 2 -
二、自然条件 - 3 -
(一)、工程地理位置 - 3 -
(二)、气象 - 3 -
(三)、地质环境概况 - 4 -
(四)、场区岩土层结构特征 - 7 -
三、施工方案 - 10 -
(一)、筑岛回填 - 11 -
(二)、桩基施工 - 11 -
四、工期安排 - 25 -
五、设备组织 - 25 -
六、施工组织机构 - 25 -
七、质量保证措施 - 25 -
八、安全、文明施工 - 27 -
(一)安全施工措施 - 27 -
(二)文明施工 - 28 -
九、环保措施 - 29 -
(一)、环境保护的承诺 - 29 -
(二)、具体措施 - 29 -
桩基施工专项方案
一、桩基施工概况
宜昌港主城港区古老背作业区海汇综合码头二期工程码头结构为高桩梁板式,码头平台长度500m,宽度为30m,共67榀排架,本次施工范围为28-67排架。码头平台排架A-D排架基础采用Φ1000芯柱嵌岩钢管桩,E-G排架基础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每榀排架设7根直桩,桩顶设计标高47.0m。码头上部结构由横梁、前边梁、后边梁、轨道梁、纵梁、面板、钢系缆平台和钢靠船构件等组成。
二、自然条件
(一)、工程地理位置
拟建场区位于宜昌市猇亭区马家溪长江中游左岸,码头北距长江宜昌公路大桥3.60km,距宜昌市中心城区约24km,下游至武汉约280km,场地东南侧毗邻临江路和先锋路,背靠湖北新洋丰肥业有限公司厂区;规划二期码头起点坐标:X=3380125.661、Y=539059.372,终点坐标:X=3380635.186、Y=538962.758,沿岸线长520m,隶属猇亭区长江居委会管辖范围。
(二)、气象
宜昌市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处于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的交汇地带,区内四季分明、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具有春早、夏湿、秋迟、冬暖的气候特点。根据气象资料,宜昌城区一带年降水量多在828~1363mm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64.1mm,日最大降水量为166.6mm(1980年8月1日);1、2月和12月为枯季,约占年降水量的10%,5~9月为多雨季节,降雨占年降水量的60~70%,3、4、10、11月为平水期;最大积雪深度15cm,无霜期一般为270天以上,日照率为38%,属全国太阳能第四、五等;多年平均气温16.8℃,极端最低气温-9.8℃(1997年1月30日),极端最高气温为41.4℃(1968年8月9日),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1.6m/s,基本风压为250Pa。
(三)、地质环境概况
(1)地形地貌
拟建码头位于宜昌市虓亭区,场地东靠湖北新洋丰肥业有限公司厂区,西临长江,南连先锋路;拟建场地沿南北向地势较平缓,地面标高约50.00~51.00m,沿东西向起伏较大,呈东高西低之势,地面高程约27.2~51.2m,填方坡高达10余米,坡角多在20~50°之间,西侧长江河床底高程约27.00~32.00m,地貌单位属河漫滩及长江一级阶地。
(2)地层岩性
场区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堆积层和白垩系基岩两部分组成;上部第四系地层分为人工填土(Q4ml)、冲洪积粉质粘土及卵石(Q4al+pl),最大厚度约35.0m左右;以下为一套河湖相沉积的白垩系红色碎屑岩层,总厚度约500m,码头区分布岩层为白垩系上统红花套组(K2h)砾岩及粉砂岩,一般砾岩为灰、灰红色,钙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夹薄层状和透镜状砂岩、含砾砂岩,揭露最大厚度约13.0m;粉砂岩则成鲜红、砖红色,夹泥岩薄层,泥质胶结为主,次为钙质胶结,层状构造,钻孔揭露最大厚度达29.8m(ZK8孔);其岩层产状为倾向南东110°~120°,倾角5°~10°。
(3)地质构造与地震
①区域地质构造
宜昌地区在区域地质构造上,处于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坪鄂中褶断区的西部边缘。区域性断裂构造主要有:香溪镇南~五峰渔洋关以南十公里的北北西走向的仙女山断裂(带)、秭归九畹溪~龙马溪断裂、宜都红花套~秭归天阳坪的北西西走向的天阳坪断裂、黄陵断穹北部的北西~北西西走向的雾渡河断裂,以及秭归龙会观~保康县城北西面的北北东~北东向的新华断裂,远安断裂等。拟建码头区为单斜构造,地层倾向南东(110°~120°),倾角5°~10°,倾角平缓,地层中无断层或断裂带通过。
②区域地壳稳定性与地震
位于拟建码头区西北面得新华断裂、西南面得仙女山断裂和九湾溪断裂、南面得天阳坪断裂以及北东面得雾渡河断裂和东面的远安断裂,在挽近期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活动,这些活动性断裂的长度由30~120公里不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