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动儿童教育案例
流动教育案例
1.入学“供需矛盾”突出。入城流动人口子女增长速度快,而城区教育资源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流动人口子女增长速度。据统计,从2004年到2011年,我区接收的流动人口子女从2568人增加到9613人。拿我班学生为例,一年级时候的人数是35人,短短三年的时间,随父母转学到班上的流动学生就有20人。大班额学生教育学习和班级管理都有一定难度。
2.家、校沟通困难,影响子女的学习和成长。流动人口子女家长们的文化素质制约着孩子们的发展,居住地周围环境也影响孩子们的成长,家校沟通不够,造成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严重脱节,家长对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如何科学的实施家庭教育知之甚少,造成较多的流动人口子女和城市孩子在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以上现状表明:流动人口子女能否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是事关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现实问题,也是当前城乡教育统筹规划和实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关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通过重视家庭教育,教师关爱,并使之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会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
案例:林毅是一个聪明、活泼、乐观的男孩,从小随着做生意的父母从河南老家来到本地读书,所以从他的外表、习惯等各方面与本地孩子一样早已看不出什么差异,只是他的方言才会流露出家乡的痕迹。对于刚升入一年级的他来说,新集体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记得刚开学的语文课上,我让他起来回答问题,他一口的河南话+四川话的混合音,让我听得云里雾里,同学们更是嘲笑不断。我制止了其他孩子的笑声,慢慢开始引导他学说普通话,他也吃力的学着、、、、、、
开学两个月后,有个孩子模仿他的一句话,触动了他那根敏感的神经,由于一时的冲动,他先动了手,教室里的其他孩子见状就过去拉架,个别同学偏向那位本地同学,趁着劝架联合起来打了他。林毅非常的气愤。可是我作为班主任对于这次的打架事件只能是严厉的批评林毅,因为是他先动手打人的,对此他觉得非常委屈。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那位本地学生的父亲当得知自己的儿子在学校里打架,不分原由,也不问自己孩子的错误而是怒气冲冲的在第二天早上等在了学校大门口,当林毅上学来时,对他进行了一番严厉的“教育”,言语中还不时的透露着对外地人的鄙视。当我得知后,找来林毅了解情况时,他满脸怨恨的表情让人生畏,他或许真的非常疑惑:仅仅是男孩子成长过程中一次微乎其微的打闹,为何与自己外地人的身份有着关联?为此我花了很多时间安慰他。但这以后我确发现他和本地孩子的隔阂越来越大,平日只是喜欢和个别同学来往,对于班级的各项活动总是无动于衷,对学习似乎也没有多大热情。感觉他是我们这个班多余的人,总显得格格不入。
当我发现这些情况以后,试了几次在班级里做了思想教育,让孩子们不要嘲笑林毅说话,孩子们也都明白了这样不礼貌,决定改正。但我仍然感觉好象少了点什么,于是我决定从林毅的父亲那里寻求解决方法。林毅的父亲真的是一个好爸爸,对他也是非常的疼爱,但苦于每日的奔波忙碌确实对林毅的想法了解不多,有了一点时间坐在一起也是反复跟他讲在这里念书不容易,不认真读书就送回河南老家去;在学校里要听老师的话,不要惹事给同学老师添麻烦。他偶尔感觉到孩子的话越来越少了。对此我提了一些建议,首先要多和孩子沟通,不要因为挣钱就忽略了孩子,只有真正地了解孩子的想法你才能更好地帮助他成长,不要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和过多的指责。第二,建立积极的心态,用自己对新的生活环境的认同和克服困难的信心感染孩子,帮助他找到自信,平衡孩子因为可能遇到不公平待遇时产生的孤僻心理。第三,要多关爱孩子,而这种爱要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不只从生活和学习上对他有关心,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多和同龄人交往、玩耍。第四,多营造和睦、愉快的家庭环境,增加孩子的归属感,有了安全的港湾孩子的心就不会变的脆弱易受挫伤.
在以后的日子里,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慢慢的林毅的想法有了转变,对自己的发音不再感到自卑,对自己是外地人的身份也不在意了,因为他已经明白父母是爱他的,老师是关心他的,同学是喜欢他的,而这些并不会因为他是外地人而有改变。看着他的笑脸和班级的和睦我很开心,教育不就是希望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吗?
案例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人口的孩子已感觉到了城市孩子与自己的差别,一方面他们希望能受到和城市孩子一视同仁的待遇,另一方面他们的确时刻会感受到面前种种差别又很难逾越,因此缺乏安全感、认同感的他们的心理也越发的敏感和脆弱,如果老师和家长忽略了对他们这方面心理问题的疏导,长此以往部分学生性格分化严重,有的变得内向孤僻,有的性格激愤,甚至对学习完全放弃。案例中的林毅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但由于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及时的心理疏导,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彷徨与不安之后能比较坦然的接受和面对现实,用平和的心境去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这对于他今后正确人生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