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应用.docVIP

《浅析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应用

浅析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应用与发展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risk oriented internal audit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电子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商业运作已无法适应当今供应链管理对于细化专业分工的要求,第三方物流以其对某一特定领域的集中控制管理与专业细化分工的先决条件,以及独特的价值理念、集中的管理模式,使客户获取诸如经济利润、优惠价格、优质服务、快速供给、及时商业信息及先进物流技术等潜在竞争优势。现代物流企业能够成功经营并保证其供应链连续有效的方式是优化整合现代物流作业服务系统,使之与所处内外环境相融合。随着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队伍的不断发展,对该类企业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体系的构建的探讨与深入也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行业特点与相关财务、经营环境,针对此类企业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体系的建立提出一些措施与建议,旨在有效管理与控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各类风险、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保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稳定与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一、前言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TPL),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欧美国家提出的,是相对于“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是指由与货物有关的发货人和收货人之外的专业企业,即第三方来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第三方物流通常可以定义为:“拥有一定物流技术和专业知识,提供如交通运输管理、承运人管理、存货仓储、装卸、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中部分或全部环节的服务,以满足各类客户需求的第三方企业。” 当今环境偏向于动态性变化频繁,各种社会组织在尽量保持内稳的前提下,适应外环境的各种变动。现代物流企业能够成功经营并保证其供应链连续有效的方式是优化整合现代物流作业服务系统,使之与所处内外环境相融合,战略性的物流模式布局与全局性的内部审计至关重要。第三方物流行业因其庞大而复杂的经营系统与物流脉络,要求此类企业对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能够有所突破,应该在物流作业动态系统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必要的内部审计监控,通过电子信息实时处理系统能够综合动态反映物流作业标准化、一体化、专业化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控制过程中的各种偏差,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涉及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以及售后物流服务等环节,各个环节相互联系,需要有缜密的物流流通方案与之配合,保证物流计划的顺利实施。同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系统的是企业进行内部适时审计与追踪监控的关键,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体系与公司治理体系的建立健全是一个企业能够维持其竞争优势并提升价值活力的基础。第三方物流作为我国新兴的现代产业,凭借其网络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正不断发展与增值,因此,从财务、审计角度来看,对于在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运用的探讨与研究,将成为当今内部审计领域的研究新方向与新尝试。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有关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研究发展 麦克宁(1998)提出了建立在企业风险管理基础上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范式,内部审计战略及年度计划的制定紧密结合企业战略及年度计划,而后者又是根据企业目标在识别风险之后确定的。企业的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程序之间应该协调一致,使这两项工作产生协同增效的作用。 2001年,COSO(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way Committee)委员会开始着手对企业整体风险管理框架(ERM)进行研究,2003年7月发布了ERM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框架征求意见稿。为了保证企业各类目标的实现,ERM 要求企业具备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包括:①内部环境;②目标设定;③事项识别;④风险评估;⑤风险反应;⑥控制活动;⑦信息和沟通;⑧监控。管理层可在持续经营活动过程中完成监控,也可对ERM进行单独的评估。 ERM 是在1992年颁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架构(Internal Control Integrated Framework,IC-IF)基础上发展的,IC-IF 是包含在ERM中的一体化的部分。在风险理念作用下,企业内部控制己扩展为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已趋于融合,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正是二者融合的产物。 (二)国内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研究状况概述与分析 严辉教授(2004)采用“本质—假设—目标—职业规范”的结构模式,构筑了比较完整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

文档评论(0)

wang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