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从容说课】
主要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水平运动三部分内容。
应重点分析讲解三个内容:①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此处可补充大气组成部分的内容;大气受热过程环节过多,且都有一个专业名词(如大气吸收等,由此产生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过多的环节及环节的前后顺序与过多的名词造成学习难点,应利用图示帮助理解。②热力环流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可通过多媒体演示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第一单元内容,理解太阳辐射在纬度间分布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并归纳学习思路,热力环流形成的因果关系正确的顺序是: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气温差异是原因)→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大气的水平运动(风);③说明三个力与风的因果关系,讲解近地面风向的确定方法,因为地转偏向力的概念比较抽象,它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就成了难点,要强调在大气运动的方向上偏转。还要在热力环流原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如城市热岛、海陆风的介绍,对于热力环流的存在和原理是非常有力的说明和证实。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等基本原理;
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能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能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
2.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温室效应”;
3.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
4.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3.近地面风向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
1.大气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
3.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
【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讲义及补充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引入)
师:我们在第一章中学习了地球的圈层结构,探索了内部圈层,也了解了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哪几个呢?
生: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师:大气圈作为地理圈层之一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重大。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板书)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师:太阳辐射既能到达地球表面,又能到达月球表面,但是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可高达127℃,夜晚则降至-183℃。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地球上有厚厚的大气层而月球没有。我们就先从大气的受热过程学起。
(板书)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推进(新知识传授)
师: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是从哪儿获得的?
生:太阳。
师:我们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了太阳光热的重要性,而且太阳辐射能也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那么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投影)书30页图2.1——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生:有一半左右的太阳辐射能够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
师:很好。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使地面增温,所以,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同时地面向外释放能量。
(板书) 太阳暖地面
(学生读书)书30页页脚处的说明
师:根据书30页页脚处的说明可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物体温度越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长。太阳表面温度达到6000K,所以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而地面温度远远低于太阳表面温度,所以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同样,大气辐射、人体辐射等也属于长波辐射。
那么地面辐射被谁吸收了呢?
生:大气层。
师:正确。近地面大气中的CO2和H2O,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吸收率:75%~95%,近地面大气又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贮存能量。所以,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请问大气这种受热的过程有什么意义呢?
生:大气受热的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运动状态。
师:刚才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谁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生:地面。
(板书)地面暖大气
(活动) P31活动1
(投影图片)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大气增温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大家一起做一个活动。
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习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知识,实现由地面辐射到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知识迁移)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释放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出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向下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9-10-18- 中国近代史复习第三单元(清末新政----新文化运动)[优化].ppt
- 08理气[优化].ppt
- 1,4-丁二醇工艺[优化].ppt
- 1-4-喘证[优化].ppt
- 1-6年级必背诗[优化].doc
- 1-2哲学基础-五行[优化].ppt
- 1. 天然果香[优化].ppt
- 1-6,11单元课文中句子翻译[优化].doc
- 1.1 辨证论治例题分析[优化].doc
- 1-8单元的词语表和反义词[优化].doc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名校卷】.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基础题).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预热题).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能力提升】.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a卷).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易错题).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有一套).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全优).docx
最近下载
- GB∕T 37903-2019 数控压力机可靠性评定方法.pdf
- SL 274-2020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ocx
-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pdf VIP
-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pdf
- bosch博世 GBH 5-38 X GBH 5-38 D 使用说明书.pdf
- 最新版入团志愿书模板.pdf
- 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植物生产环境》课程标准 .pdf VIP
- 国内某600MW机组双烟道直流炉省煤器旁路特性研究.pdf VIP
-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津液的代谢和生理功能.pptx VIP
- 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一课时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