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7单元 第13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VIP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7单元 第13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人教版):第7单元 第13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2013·临沂期中模拟)《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该文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没有剧烈冲突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美苏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 [答案] C [解析] 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大阵营势均力敌,由于核武器的威力,都不敢轻易动武,使世界维持半个多世纪整体上的稳定,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一方面是值得肯定的。 2.(201·河北高中联考)上世纪美国“最出色”的外交家乔治·凯南在1946年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次年,他告诫美国应该奉行一个长期的对苏政策,并要保持“坚定与耐心”。这些言论(  ) A.批评了冷战政策 B.夸大了美苏之间的分歧 C.力图缓和与苏联之间的关系 D.力主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 [答案] D [解析] 由1946年,冷战还没全面开始,排除A项。B项表述错误,二战后美苏两国国家利益和意识的分歧日益扩大。由“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美国应该奉行一个长期的对苏政策”看出C项表述错误。 3.(201·乐山调研)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肯尼迪曾评价柏林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御敌人,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下列关于柏林墙的说法,正确的是(  ) 修筑柏林墙是为了防止法西斯死灰复燃 柏林墙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关系的标志 柏林墙切断了东西柏林之间的联系和自由往来 1990年柏林墙被拆除即标志雅尔塔体系彻底完结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象征”。柏林墙的建立,阻止了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来往,成为德国分裂的象征。故正确,符合题意。与史实不符;柏林墙被拆除的时间是1989年,故排除。 4.(201·泰兴测试)以下海报是荷兰政府于1949年刊印的,由此可知,荷兰政府意在(  ) A.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荷兰的阴谋 B.宣传马歇尔计划对荷兰经济的重要性 C.成为美国的盟友,共同遏制苏联 D.希望民众与政府齐心协力克服经济困难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马歇尔计划的理解。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西欧国家的经济援助,从图片中的“你便没有面包可吃,而你的孩子也会挨饿”可知荷兰政府宣传马歇尔计划,故选B项;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经济上的冷战政策,A、C项与题干图文不符;D项图文未体现。 5.(201·扬州测试)古巴导弹危机已经走过50个春秋。危机时的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S·麦克纳马拉曾说:“导弹危机充满了错误信息、错误判断、错误计算的例子……这必定会导致这样的结论: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到无核的世界。”这表明古巴导弹危机 (  ) A.客观上缓解了冷战期间的国际紧张局势 B.美苏核均势下的一次争锋 C.由美国发起并以苏联妥协告终 D.拉开了美苏双方冷战的序幕 [答案] A [解析] 据所学史实,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故排除C项;拉开冷战序幕的是杜鲁门主义,故排除D项;古巴导弹危机是以苏联最终撤回导弹美国胜利而告终,说明当时战略优势是在美国方面,故应排除B项。故选A项。 6.(201·惠州调研)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但冷战的“化石”仍然存在。属于冷战化石的是(  ) A.北约 B.华约 C.欧盟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冷战格局。冷战的“化石”即冷战后仍然存在的冷战产物,C、D两项与冷战无关;B项在苏联解体之前已经解散,A项为冷战产物并一直延续至今,选择A项。 7.(201·汕尾二模)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美国接下来(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发动“冷战” C.发动朝鲜战争 D.帮助建立“欧共体” [答案] B [解析] 丘吉尔认为苏联威胁了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安全,因而主张对抗苏联,为此美国发动了“冷战”,以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故选B项。 8.(201·山西模拟)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领导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的大选中将面临失败的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  ) A.美苏两国关系的日趋紧张 B.“冷战”由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而引发 C.两极格局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 D.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内部矛盾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史实,二战后国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