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本历史选修4(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课件
* 50年代初的公交车(烧炭型),人货混装,一路行驶,烟雾腾腾,尘土飞扬。 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背个大气包,烧的煤气。 素称地大物博的中国,在1956年以前,长期被外国人宣布为贫油国,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 。 大庆油田 大港油田 华北油田 胜利油田 1965年石油产量达到1131.5万吨,国内石油产品的消费全部实现自给。 ——李四光(1889-1971) 石迹耿千秋——李四光先生的科学贡献 1918年,李四光在他的硕士论文中写道:“今天,我们要求新兴一代‘黄帝’子孙,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也许并非为时过晚。一方面,要为纯科学的发展而尽力;另一方面,要用得来的知识,直接或间接地去解决有关工业的问题。” 探究一:李四光先生是怎样实践他的诺言的? 他解决了有关工业的哪些重大问题? 理论研究 实际运用 《地质力学概论》 (60年代) 研究领域 石迹耿千秋——李四光先生的科学贡献 地质力学 新理论“地质力学”创立经过: 系统总结 载入史册 正式提出 萌芽时期 《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1926) 《地质力学的基础和方法》 (1945) 《新华夏海的起源》的报告 (1948) 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反映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是地质力学考察和研究的对象。 地质力学的代表作和里程碑 实际运用 研究领域 一、石迹耿千秋——李四光先生的科学贡献 石油勘探 地质力学 一战期间,为寻找石油,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在中国西北打了7口井,花了几百万美元,因收获不大走掉了。 1922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 “中国贫油论” 这个新华夏系的内陆沉降带,我们有证据认为是白垩纪内陆盆地的发展……可能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沉积物。 ——李四光(《中国地质学》,1939) 1959年9月26日,黑龙江省肇州县大同镇的松基3井进行第一次开井放喷。在钻井队员和石油工业部领导的注视下,咕嘟的工业油流从阀门中源源不断呼啸而出,一喷几十米远,象征着松辽盆地第一口具有工业价值油流油井的诞生。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和松基3井喜获工业油流,1959年10月8日,赶到油井现场的时任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提议,把大同镇改名为大庆区。此后,石油部也将这个新发现的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从此,中国将“贫油”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 ? 李四光被誉为是中国的 打破了一个“洋神话” 摘掉了“中国贫油论”的帽子 实际运用 研究领域 一、石迹耿千秋——李四光先生的科学贡献 石油勘探 1、地质力学 摘掉贫油帽子 提供能源保障 “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重量超过苏美等国的第一颗卫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1970年 标志我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1958年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灿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1973年 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不到三年的时间,而同样技术发展速度,美国用了七年,苏联用了四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 我国有了用于实战的导弹 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1966年 石油实现全部自给 大庆、胜利、大港油田 1965年 世界首次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5年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 作用和意义 重大成就 时间 1967年10月时任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在国家科委地震办公室研究地下水观测的会议上指出,“应向滦县、迁安地区(属唐山地区)做些工作。如果这些地区活动的话,那就很难排除大地震的发生。” 实际运用 研究领域 一、石迹耿千秋——李四光先生的科学贡献 石油勘探 铀矿资源 地震预测 1、地质力学 3、古生物学 2、冰川学 摘掉贫油帽子 提供能源保障 发展核能事业 地质灾害测防 (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 又打破一个“洋神话” 第四纪冰川是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距今约200万年) ,大部地区多次发生的冰川活动的总称。冰川的发生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一般冰川为舌状。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它的出现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发展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第四纪冰川,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研究和确认第四纪冰川既有特殊的理论意义也有普遍的现时意义。 早在20年代,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李四光到过太行山麓、大同盆地,上庐山、黄山,先后发现了第四纪冰川的遗迹。 1933年,他在中国地质学会第十次年会上,满怀信心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3#T8030-25U塔吊安拆施工方案.docx VIP
- 《临床研究协调员(CRC)从业能力要求》(TZJPA 001-2024).pdf VIP
- 《北美国际护理诊断定义与分类(2021-2023)》修订解读.pptx VIP
- 规范《DGJ32J33-2006-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地面工程》.pdf VIP
- 《智能网联汽车概论(活页式)》全套教学课件.pptx
- ABB机器人通讯介绍.pptx VIP
- DB32╱T 3839-2020 水闸泵站标志标牌规范.docx
- Word页眉页脚模板06.docx VIP
- 04J008挡土墙图集标准.pdf
- QC成果-提高大型储罐现场防腐质量验收一次合格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