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突破】
《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的“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中要求:“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对古诗词而言,其“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在诗词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理想志趣以及政治倾向等。在高考实践中,对该知识点的考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二是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下面我们以2011年高考试题为例,谈谈如何突破这一考点。
一、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在理解时,要坚持整体把握与具体分析相结合的原则。“整体把握”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关注题材,如写景抒情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思妇闺怨诗等,同一题材的诗词,其思想内容往往有共同之处;二是分辨感情,如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伤春悲秋、羁旅愁思、离情别绪、思乡念亲、相知相思等;三是知人论世,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倾向、创作风格及其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诗歌。在整体把握的同时,还必须进行具体分析,根据该诗词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技巧。
1.从标题入手。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往往起着总领全篇、提挈内容的作用,透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与观点态度,为全篇奠定了感情基调。如:
【例l】(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标题揭示出这是一首怀古诗。开篇“消魂”二字直抒胸臆,点明作者极其哀愁的情感。接下来具体描写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不堪回首”的感慨油然而生,从而表达怀古伤今之情。
【参考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从注释入手。诗词之后添加的注释,或介绍作者及背景,提示思想内容;或解释难点,帮助理解诗句。审读注释,将有助于更迅速、更准确地把握诗词内容,理解作者情感。如:
【例2】(2011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琅玡溪④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a):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初春琅玡溪的秀美风光。前两句描绘冬去春来、雪融水涨的画面以及游人为欣赏美景而渡溪过桥的情景。后两句由水面漂来落花推想溪流的源头,暗示山中景色更加幽美。单就诗中画面看,似乎表达的是诗人对琅玡溪的喜爱之情。但联系注释①就会发现,除此之外,诗歌还表达了作者因被贬滁州而寄情山水的情怀。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讶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3.从关键词(句)入手。“诗言志”,古诗词中往往会有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作者思想感情或观点态度的关键词(句)。抓住了关键词(句),无异于找到了理解诗词的钥匙。如:
【例3】(2011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上片描写早春景色:黄莺初啼,细雨如酥,草色朦胧;一个“好”字,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下片,词人自我劝慰,也劝慰他人:休要推辞醉倒在这个季节,花不经开,人也容易老;不要等到春光逝后才颠倒欷歔、感慨那红花飘零在绿苔上。“休辞”“人易老”“莫待”等词句,极富感情色彩,蕴涵了词人珍惜大好春光、珍惜青春年华的情感。
【参考答案】对早春的喜爱;“休辞”“人易老”“莫待”,表达了作者一种珍惜光阴和时间,不要虚度人生、错过大好时光的感慨!
4.从意象入手。诗词就是借描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