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汇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鉴赏汇编

诗词鉴赏汇编 1.山西山大附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少年游 早行 林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8.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词人写“啼鸟两三声”,使用了什么手法?(5分)9.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8.(5分)诗人用“霁霞”“晓月”“残星”、行人稀少的山径和啼鸟声等意象(景物)表现早的。(3分)有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的表达效果。(2分)   9.(6分)表现了词人轻松愉快的心境,(2分)通过“心共马蹄轻”直接写心境的轻快愉悦,(2分)也通过拟人的手法(借景抒情)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2分) 2.上海南汇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 张孝祥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①吴钩:指刀,②剩喜:甚喜,非常喜。⑦然犀处:指采石矶.14“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这里的“周与谢”指的是____(写出其中一个的人名即可)。(1分) 15.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上片反映了作者“闻捷”以后的高兴、亢奋的心情,同时又包含有悲慨情绪。   B.作者把采石鏖战的激烈战况构想成“骇浪与天浮”的画面,可见其词风豪放的一面。   C.从题目《闻采石矶战胜》可以想见词人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说明了写作本词的缘由。   D.下片由回忆古代两位北抗强敌的英雄写起,情感低沉,充斥着浓重的悲绪。 16.画线句“借古讽今”,请就此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4.(1分)周瑜、谢玄   15.(3分)D(“情感低沉,充斥着浓重的悲绪”错)   16.(4分)这三句借古讽今,周郎破贼的赤壁矶头,已是一片落日残照;谢玄杀敌的淝水桥边,也已变得荒芜不堪。这实际是暗写长江、淮河以北的广大失地,尚待恢复;而真正能振臂一呼、收复失地的将领却不多见,因而词人不禁触景而伤情,唤起心中无限的愁绪。他那种忧国忧民的心情,至此便跃然于纸上矣。 3.上海吴淞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2题。(8分)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①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②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 ①孟浩然: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以隐士终身。此诗即隐居襄阳所作。②羊公碑:晋人羊祜镇守荆襄时,常登岘山,曾对同游者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望远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羊祜颇有政绩,他死后,百姓在岘山立庙树碑,以示怀念。10.诗人孟浩然与_______齐名,同为唐代________诗派代表诗人,但本诗在题材上属于____________。(3分) 11.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首联以一种笼罩古今的豪情和笔力,既写出无限的伤感情绪,也包含积极的用世思想。   B.颈联写远眺所见,以景写情,寓有凄清冷落之意。   C.这首诗辞藻华丽,用典贴切,意蕴丰厚,韵致深婉,体现孟浩然诗古澹清远的风格。   D.这首诗歌先虚后实,先议论后写景感慨,打破了传统“触景生情”的写法。 12.尾联中,诗人“泪沾襟”的原因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0、(3分)王维 山水田园 咏史怀古诗   11、(2分)C   12、(3分)羊公碑至今还屹立在岘山上,令人仰慕;而诗人自己空有匡世济国的愿望,却报国无门,无所作为,死后难免如羊祜所说“湮灭无闻”。想及于此,诗人不免黯然神伤。(理解诗旨离不开知人论世,故有时细读注释十分重要。本题注释就提供了两个重要信息--作者写诗时的境况、羊公碑的典故。) 4.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杜甫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倦夜 杜甫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诗题中的“倦”指的是什么?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2)、本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实例具体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 “倦”是指作者由于心忧国事,而彻夜难眠的状态。(2分)诗歌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1分)。   (2)、融情于景。(2分)全诗的前六句,貌似写夜,但仔细看,在这幅“秋夜图”中,我们除了看到绿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还看到了

文档评论(0)

tiantiand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