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集中汇接 集中汇接不是基本汇接方式。它只适用于某些具体场合。集中汇接又可分为集中一次汇接和集中三次汇接。 端局 端局 端局 Tm 图8.17 集中一次汇接示意图 端局 端局 图8.18 集中三次汇接示意图 端局 端局 Tm Tm Tm 汇接区1 汇接区2 汇接 中心 6、主、辅汇接 端局 图8.19 主、辅汇接示意图 端局 汇接区1 汇接区2 Tm2 Tm1 去话 (主) 来话 (辅) 8.4.2 本地电话网二级结构的应用 1、对去话汇接二级本地网结构 长途局 Tm Tm Tm Tm C5 C5 C5 C5 汇接区1 汇接区2 长途电话 本地电话网 汇接区内基干路由 端局间高效直达路由 去话汇接低呼损直达路由 长、市中继路由 图8.20 对去话汇接二级本地网结构 2、对主、辅汇接二级本地网结构 图8.21 对主、辅汇接二级本地网结构 汇接区内基干路由 端局间高效直达路由 长途局 C5 长途电话 本地电话网 C5 C5 C5 C5 C5 汇接区1 汇接区2 汇接区3 Tm1 Tm2 Tm3 去话汇接低呼损直达路由 去话(主)和来话(辅)汇接路由 3、对来、去话汇接方式二级本地网结构 长途局 Tm Tm Tm Tm C5 C5 C5 C5 汇接区1 汇接区2 长途电话 本地电话网 图8.22 对去话汇接二级本地网结构 C5 C5 C5 C5 4、对集中汇接本地网结构 长途局 Tm1 Tm2 C5 C5 C5 长途电话 本地电话网 图8.23 对集中汇接本地网结构 C5 5、通过Tm市县的集中三次汇接本地网结构 长途局 Tm县 C5 长途电话 本地电话网 图8.24 通过Tm市县的集中三次汇接本地网结构 C5 C5 C5 C5 C5 C5 Tm市县 Tm市县 Tm县 Tm县 Tm县 地区中心 B县 A县 8.4.3 本地网路由选择计划 1、本地网的路由选择原则 ○ 先选直达路由; ○ 选择两段或以上路由时,先选汇接次数少的(段数少的)路由,后选汇接次数多的(段数多的)路由 2、例题分析 图8.25 集中汇接时的路由选择示例 A B C Tm 【例1】图8.25为一个集中汇接的例子。图中有三个端局和一个汇接局。在图中只画出了有关路由。 设端局A要呼叫端局B,这时的选路计划为: ◎先选由A至B的直达路由A—B; ◎再选经过汇接局的迂回路由 A—Tm—B。 【例2】图8.26为一个去话汇接的例子。图中有两个汇接区和相应的汇接局Tm1和Tm2。 图8.26 去话汇接时的路由选择示例 A B C Tm D Tm 8.4.4 在本地电话网中接入用户交换机 用户交换机进入本地公用网的方式: 半自动直拨入网方式(DOD2+BID) 全自动直拨入网方式(DOD1+DID) 混合入网方式 1、半自动直拨入网方式(DOD2+BID) 用 户 级 交 换 网 络 出 入 中 继 用 户 级 交 换 网 络 用户交换机 公用交换机 话务台 中继线 图8.29 半自动入网方式 2、全自动直拨入网方式(DOD1+DID) 用 户 级 交 换 网 络 出 中 继 交 换 网 络 用户交换机 公用交换机 中继线 图8.30 全自动入网方式 入 中 继 入 中 继 出 中 继 中继线 3、混合入网方式 (1)DOD2+DID方式 用 户 级 交 换 网 络 出 中 继 交 换 网 络 用户交换机 公用交换机 中继线 图8.31 混合入网方式DOD2+DID) 入 中 继 出 中 继 中继线 用 户 级 (2)DOD+BID+DID方式 用 户 级 交 换 网 络 出 中 继 用户交换机 公用交换机 中继线 图8.32 混合入网方式DOD+BID+DID) 入 中 继 用 户 级 入 中 继 入 中 继 出 中 继 交 换 网 络 8.5 国际电话网 国际电话通信是通过国际电话局完成的,每一个国家都设有国际电话局,国际局之间形成国际电话网,也就是为进行国家之间的通信,在一个国家内将设置一个或几个国际交换中心,以疏通国际话务。 我国国际交换中心的设置: 目前我国有三个国际交换中心,分设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国际交换中心均具有转接和终端话务的功能。 国际电话网络结构 三个国际交换中心无论对国内还是对国外均采取分区汇接的方式组网。 三个国际交换中心以网状网方式相连。 各大区中心C1与ISC(国际交换中心)均设低呼损电路群;各ISC与它汇接区内的C2设低呼损电路群;其它发达城市、旅游地区、港口城市等所在地区的长途交换中心与本汇接区内的ISC设高效或低呼损电路群。 国际电话交换中心与国内电话网的连接 北京国际交换中心: 与现有八个大区中心的C1,与北京、沈阳、西安大区所属的C2,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鸟的天堂课件五.ppt
- 《精》最新型钢抗弯强度计算.ppt
- 《精》最新学科分类.doc
- 《精》最新中国高血压指南—《高血压的治疗》.doc
- 《精》最新作文模拟题通解.doc
- 《精》最优化课程设计--黄金分割法及其算法实现(3.doc
- 《精》最优化课程设计—最速下降法.doc
- 《精》最优化总结.doc
- 《精》最有效拔罐疗法.doc
- 《精》最远30公里-无线网卡天线.doc
- 2025年智能交通大数据分析在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与优化报告.docx
- 文化创意主题餐厅餐饮文化传承与创新模式探索研究报告.docx
- 农业生物技术助力种业创新:2025年技术突破与产业生态研究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凯江教育集团上学期11月月考九年级英语试卷.doc
- 2025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资金申请项目国际合作前景报告.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跨区域合作与产业协同2025年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凯江教育集团上学期12月月考七年级英语试卷.doc
- 2025年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与区域经济协同.docx
- 面向2025年轨道交通装备的智能化运维技术智能化运维技术专利池构建报告.docx
- 楼盘对外招租合同协议.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