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何承胜(第二课时)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民勤六中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主备人:何承胜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习积累重点文言词语,通畅朗读各章语录,用现代汉语解说各章语录。
2.初步了解孔子及《论语》的基础知识,知道十二章语录所讲的几种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的思想态度。
3.背诵全文,积累出自本课的名言警句与成语。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2.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
古文的朗读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学案指导自学
七 年级 语文 上10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主备人: 何承胜 复备人: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班级:七(6)班 小组: 组内学号: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1、识记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和作家作品
2、理解各则语录的含义以及古人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
重点难点: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导学过程:【知识链接】走近作者、作品
孔子,名丘,字_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 ,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 入仕。传说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孔子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中庸》、《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
环节一:问题预习——我学习,我快乐。(10分钟)(独学)
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2、给字注音愠罔殆解释词语的意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 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传不习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14)饭 疏食 饮 水(? )(? )(? )(? )
(15)曲肱而枕之(? ) (16)于我如浮云(? )
(17)逝者如斯夫(? ) (18)不舍昼夜(? )
(19)匹夫不可夺志也( ) (20)博学而笃志(? )
(21)切问而近思(? ) (22)仁在其中矣(? )
4、讨论解决字词句疑难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阐述读书求学的三种境界并以学为快乐的句子是:“ , 。”
(8)《论语》中体现孔子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即须合于“义”与“仁道”,否则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句子是“ , 。”
(9)《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 , 。”
(10)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 。”
(11)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 。”
(12)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用《论语》的话就是:“ , 。”
(13)《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言代价.ppt
- 不同的生活环境.ppt
- 三角形的特性课件(.ppt
- 专题十:人口数量变化及环境人口容量.ppt
- 专题七:世界气候.ppt
- 专题八:水循环与洋流.ppt
- 1604期06坊52组-孔佩燕校本研修作业《落日的幻觉》课件.ppt
- 专题十: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ppt
- 2016版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ppt
- 《欧洲西部》教学设计.doc
- DB37_T 5106-2018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OCR).pdf
- DB37_T 5172-2020 钢筋混凝土综合管廊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OCR).pdf
-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数学 专题突破练8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ptx
- DB37_T 4384-2021 混凝土桥梁有效预应力无损检测技术规程(OCR).pdf
- DB35_T 1433-2019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检测技术规范(OCR).pdf
- DB13(J)63-2011 河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OCR).pdf
-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数学 专题突破练22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pptx
- DB37_T 2366-202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OCR).pdf
-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数学 第1讲 计数原理.pptx
- DB37_T 2367-2022 《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OCR).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