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孝义民俗文化[优化]
孝 义 碗 碗 腔
孝义碗碗腔是流传于我省孝义市的一个地方剧种,是在孝义民间皮影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因以“碗碗”(碗状铜铃)为主要击节乐器而得名,又因皮影戏是夜间演出,以纱窗借光显影,故又称“月调”、“影调”、“纱窗腔”。据传,清末光绪初年,陕西朝邑(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连年大旱、寸草不生。当地碗碗腔艺人因逃荒而流落山西,后分为南北两支,其赴北的一支,在孝义、汾阳一带,受中路梆子和孝义皮腔、汾阳秧歌等影响,逐步形成孝义碗碗腔。据老艺人回忆:约光绪中期,孝义兑镇后庄的碗碗腔皮影艺人刘够清,曾两次赴陕学习纱窗皮影的雕刻艺术,促进了碗碗腔艺术发展。同时,当地不少青年人加入影戏班,职业和半职业的戏班逐年递增,碗碗腔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另一方面,它吸收了木偶戏和晋剧、蒲剧的一些剧目,使其更加丰富。至光绪末期,孝义碗碗腔的影戏班子已达六七十个,演出场所遍布山西各地,还远达宁夏、辽宁等地,期间涌现出一批著名艺人:王宝栋技艺传神;张立广钢音铁嗓;井润元专说闺门戏,人称“小姐班”;李付德擅唱喜闹剧,被誉为“哈哈班”。此外,还有张万年、于吉荣、宋广德、耿付有等一大批青年艺人,他们的技艺各有千秋。辛亥革命以后,孝义碗碗腔逐渐衰落,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县仅存15个农闲搭伙的影戏班子,而且大部分家当破败、技艺低拙、演出质量低下。新中国成立后,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50年,皮影艺人那鹏飞、高仲玉、冯庭荣等将《白毛女》、《赤叶河》、《血泪仇》等现代戏搬上皮影舞台。1959年,孝义影戏班在太原组建为太原市碗碗腔剧团,并改由真人演出,从此,皮影戏碗碗腔正式发展为舞台剧。同时,孝义也成立由真人表演的碗碗腔剧团,使这一古老的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碗碗腔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唱句一般为七字句、十字句,偶尔也有五字句、八字句和十二字句的出现。唱起来腔随字走,四声严明。碗碗腔素有“以声传情,以唱制胜”的传统。碗碗腔的唱腔没有行当之分,只有男女之别,表现人物感情、塑造人物个性主要靠演唱者不同的唱法。这种腔既宜演现代戏,又宜演传统戏。碗碗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有打击乐器和弦乐器。碗碗和节子是两种能体现其特色的打击乐器。碗碗也叫“盅盅”,用响铜做成,用细铁棒敲击,音色和碰铃相似,一般是一拍击一下。节子是连接在一起的两块檀木木板,打法灵活,没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是配合碗碗掌握唱腔速度、渲染唱腔气氛的。碗碗腔在皮影时代有“七紧、八慢、九消停”之称,一个班只需七八个人,文武场仅有四个人,打鼓板的兼打小锣,唱腔起板后转弹月琴,拉胡胡的兼吹唢呐,拉二弦的兼拍铰子。其余武场乐器全由一人操作,此人右手击碗碗,左手打节子,若需配马锣、铙钹时,就停下碗碗和节子,一手去拍铙钹,一手用节子去击马锣。孝义碗碗腔的剧目可分为皮影剧目和戏曲剧目两个部分。皮影剧目较为丰富,现在收集整理好的有百余本。这些剧目既有宫廷正史,也有民间传说;既有儒窗趣闻,也有农舍佳话;既有官场角逐,也有烟花泪歌。在表演上,它继承皮影艺术一手叉腰一手做戏的传统,人物在激动时常有上身前躬、猛挺等动作,并保留了皮影侧面造型的处理手法,布景也常采用皮影雕刻剪纸图案来表现典型环境。孝义碗碗腔是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过节听不上碗碗腔,再好的酒肉也不香”、“开年看几眼纱窗戏,一年和老婆不生气”、“听声咦咦咦,美如过生日”等民间俗语在孝义一带广为流传。上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孝义碗碗腔的第一个辉煌时期,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孝义碗碗腔曾两度晋京献演,其代表性传承人张建琴摘取了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目前,孝义碗碗腔出现了诸如演出市场萎缩、观众减少、演员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等困扰其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山西孝义面塑
“麒麟送子核桃虫,鹿鹤二仙老寿星。孙猴老虎双狮斗,鸡狗面羊蛇盘兔。一对双石榴,莲花夹圪扭。寿桃红嘴嘴,枣糕层层垒。”这是介绍孝义面塑的顺口溜。
孝义面塑历史悠久,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传统手工技艺,在其影响下,民间面塑的巧妇能手辈出,技艺精湛,制成独特的艺术价值极高的艺术作品。
“面塑在民间叫面花,是一种由风俗习惯久而积淀成的极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现在民间虽然也捏制面塑,但不像过去普及,甚至出现艺人断层,我们也举行了很多保护措施,让这门艺术永远传承下去。”3月2日,孝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梁治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从汉代开始源于祭祀活动
面塑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据考证,它与古代的陪葬制度,祭祀和送礼活动有关。在殷周奴隶社会时,奴隶主死后要用奴隶活人来陪葬。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改用木俑和陶俑陪葬,后来民间改用纸俑和面俑陪葬。
同样在节庆祭祀和送礼活动中,民间也制作面塑祭品礼品。可以说,从有了面粉的时候,面塑制品就在民间出现了。
梁治珠介绍,孝义市位于晋中盆地西南隅,盛产小麦、米黍和杂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