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VIP

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汕头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1.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国相管仲认为“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这种思想A.加剧了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B.限制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C.体现了发展农业富国强兵的要求D.肯定了封邦建国的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提及欲想保住国家,就得保住城池、军队、粮食,最关键落在了粮食方面,可见C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A项是其中一方面的思想,不能全面反映出来材料的信息,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康熙皇帝曾说:“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由此可知康熙时期A.君主权力高度集中B.中央集权空前加强C.官僚制度尚未成熟D.君臣权限划分不明【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提及作臣子的做官期满后可以辞官归隐,享受晚年之乐,但作为皇帝,却要勤勉一生,终无休息之日,可见君主专制高度加强,A项正确。中央集权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B项与此无关,排除。官僚制度的建立是在秦朝建立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以后,C项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3.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度、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两者起到的共同作用是A.推动文化的普及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促进统一国家的出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考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军功授爵制度改变了世袭制,以奖励军功为升官加爵的筹码,大大提升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科举制的实施,使广大庶族地主上升为社会统治阶层,可见二者的共性在于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C项正确。A项符合科举制,但不符合军功授爵制度,排除。B项符合军功授爵制度,但与科举制无关,排除。D项与两种制度无直接关系,排除。? 4.中国历代王朝重视土地问题,北魏、隋、唐都曾推行均田制,宋、明等朝都有高级官员主张恢复井田制。这些措施与设想的目的是A.保护小农生产,抑制商业发展B.抑制土地兼并,稳定社会秩序C.确立土地私有,保护地主田产D.恢复周礼古制,实现儒家理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旨在考查考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行或是恢复均田制和井田制,都是为了解决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B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与此无关,排除。均田制是封建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是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与此无关,排除。? 5.“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是中国史学界的“五朵金花”之一。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时间的判断上有“战国说”、“西汉说”、“唐代说”、“宋代说”、“明清说”,这些分歧的产生可能是由于A.研究者的阶级立场不同B.研究者的价值观念不同C.研究者的知识层次不同D.对资本主义内涵的理解不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萌芽,旨在考查考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和描述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中提及史学界对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时间判断上存在分歧,这是对其内涵的理解不同导致的,D项正确。A、B、C三项都与分歧产生无关,均排除。? 6.有葡萄牙学者认为,“尽管澳门在它坎坷的历史上经历了许多次危机,但一八四二年才是它真正衰落下去的日子。”这是因为一八四二年A.澳门逐步丧失中外贸易的特殊地位B.洋货入侵导致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人民的反抗抵制了西方的入侵【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澳门的衰落是在1842年以后,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使澳门失去了贸易的优势,A项正确。B、C两项表述都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7.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占了清军重兵把守的大沽口。与此同时,英法军队协助清军防守上海,共同击退了太平军的进攻。这说明A.清廷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C.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D.清廷与英法既斗争又勾结利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提及英法虽协助清军击退太平军,但却是攻占清军大沽口的罪魁祸首,可见英法联军与清政府之间即斗争又勾结,D项正确。A项是指《辛丑条约》签订后的清政府,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B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8.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1835—1911年)曾经说:“中国并没有触怒任何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