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课件:第11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史料一信息“要有独立精神”表明新中国要在独立平等的基础上发展与各国间的关系,为此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指引下,提出“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三大外交方针。 2.史料二信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创新性;“国家主权平等”说明了其平等性的原则。 3.史料三反映出,从其适用的范围可以看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包容性;从其容纳不同时代的内容来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独立自主”与“一边倒”政策是否矛盾?说明理由。 提示:不矛盾。“一边倒”政策是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的,它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是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的“三大政策”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但两者又有很大不同。依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提示:它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摘自2011年福建文综T3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撰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写到: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个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边倒”方针的具体表现和新中国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 提示:(1)表现: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国内外环境: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苏联支持新中国,美国敌视新中国。 [史论归纳]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 (1)革命性: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等方针,从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几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 (2)结盟性:“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 (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 [命题分析] 方法1 从国家利益角度考查“一边倒”政策。“一边倒”体现了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解题时注意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进行分析。 方法2 从创新性角度命题。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按照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分敌我到按照国家利益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逐步成熟。解题时需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分析。 方法3 从彰显国际地位角度命题。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思想体现了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解题时需结合两次会议的特点和意义分析。 1.(2015·江苏单科,1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 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解析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万隆会议期间”。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故A项错误。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故B项错误。1955年时,中国尚未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故C项错误。“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这些信息说明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14·江苏单科,9)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解析 由材料关键信息“亚非国家”“西方缺席”可知这次会议是万隆会议,因为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与的国际会议。故答案为C项。 答案 C 考向二 新中国外交的四次调整 [史料研读] 史料一 下图为1949~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10.24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10.25“蒸汽”的力量及走向整体的世界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11.27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11.26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12.2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12.29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世界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13.30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13.31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