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轮专题复习》物理(通用)课件专题突破1力与运动第2讲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
2.解决连接体问题的方法技巧 (1)整体法: ①优点:研究对象减少,忽略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方程数减少,求解方便。 ②条件:连接体中各物体具有共同的加速度。 (2)隔离法: ①优点:易看清各个物体具体的受力情况。 ②条件:当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同时,一般采用隔离法;求连接体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必须用隔离法。 1.(多选)(2016·江苏单科,9)如图7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 [精 典 题 组] 图7 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B.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 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D.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 答案 BD 2.(2016·石家庄模拟)如图8所示为一个实验室模拟货物传送的装置,A是一个表面绝缘、质量为mA=2 kg的长板车,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在车左端放置一质量为mB=1 kg、带电荷量为q=+1×10-2 C的绝缘小货物B,在装置所在空间内有一水平匀强电场,可以通过开关控制其大小及方向。先产生一个方向水平向右、大小E1=3×102 N/C的电场,车和货物开始运动,2 s后,改变电场,电场大小变为E2=1×102 N/C,方向向左,一段时间后,关闭电场,关闭电场时车右端正好到达目的地,货物到达车的最右端,且车和货物的速度恰好为零。已知货物与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车不带电,货物体积大小不计,g取10 m/s2,求第二次电场作用的时间。 图8 答案 6 s 3.(2016·福州三模)高铁的开通给出行的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旅行感受,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高铁每列车组由七节车厢组成,除第四节车厢为无动力车厢外,其余六节车厢均具有动力系统,设每节车厢的质量均为m,各动力车厢产生的动力相同,经测试,该列车启动时能在时间t内将速度提高到v,已知运动阻力是车重的k倍。求: (1)列车在启动过程中,第五节车厢对第六节车厢的作用力; (2)列车在匀速行驶时,第六节车厢失去了动力,若仍要保持列车的匀速运动状态,则第五节车厢对第六节车厢的作用力变化多大? 高频考点二 运动图象与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满分策略] [满分示例] (14分)(2016·西安市模拟)如图9甲所示,一长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t=0时刻,一小物块以一定速度从左端滑上长木板,以后长木板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小物块与长木板的质量均为m=1 kg,小物块与长木板间及长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经1 s后小物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g取10 m/s2),求: 图9 (1)小物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值;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系统所产生的热量。 [审题指导] 破题关键―→读题、读图获取信息 (1)读题 (2)读图 答案 (1)0.7 (2)40.5 J [满分体验] (14分)如图10甲所示,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足够长。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的底端,另一端与质量m=1.0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接触,滑块与弹簧不相连,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t=0时释放滑块。在0~0.24 s时间内,滑块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102 N/m,当t=0.14 s时,滑块的速度v1=2.0 m/s。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f的大小; (2)t=0.14 s时滑块与出发点间的距离d; (3)在0~0.44 s时间内,滑块运动的路程s。 图10 [规范解答] 解析 (1)由图乙可知,当t1=0.14 s时,滑块与弹簧开始分离,此后滑块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如图丙所示。 分离后,滑块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这段过程中,由图乙可知,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1=10 m/s2(1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f=ma1(2分) 解得f=4.0 N(1分) 答案 (1)4.0 N (2)0.20 m (3)0.41 m 答案 BD 3.(多选)(2015·全国卷Ⅰ,20)如图2(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 图2 A.斜面的倾角 B.物块的质量 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答案 ACD 答案 BC 5.(2014·新课标卷全国Ⅰ,24)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讲义北师大版必修3:微专题讲坛3.ppt
-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教学课件:1.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26.ppt
-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教学课件:1.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47.ppt
-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教学课件:1.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46.ppt
- 高中地理复习课件 地理入门 第一讲 经纬网与地图 .ppt
- 高中地理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二讲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ppt
- 高中地理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 .ppt
- 高中地理复习课件 地理入门 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ppt
- 高中地理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讲 常见天气系统 .ppt
- 高中地理复习课件 地理入门 第三讲 “3S”技术的应用 .ppt
- 高中地理新课标选修5习题第1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时作业3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中地理新课标选修5习题第1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时作业5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中地理新课标选修5习题第1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时作业4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中地理新课标选修5习题第2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课时作业6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中地理新课标选修5习题第2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课时作业7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中地理新课标选修5习题第3章 防灾与减灾课时作业11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中地理新课标选修5章末测试卷模块综合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中地理新课标选修5章末测试卷第一章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中地理新课标选修5章末测试卷第三章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中地理新课标选修5习题第2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课时作业9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