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八年级语文教案现代诗三首 我是一条小河.doc

八年级语文教案现代诗三首 我是一条小河.doc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教案现代诗三首 我是一条小河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以人拟物和对偶修辞。   能力训练点   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   奉献是一种爱。   美育渗透点   领会冯至的诗具有的轻柔婉美的抒情风格。 二、学法引导   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概括诗歌的内容,讨论分析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词语。讨论诗歌的主题与意境。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以人拟物,对偶修辞。   2.难点:对“大海”的理解。   3.疑点:“小河”流入大海的理解。   4.解决方法:细读诗句,咬文嚼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熟悉诗歌,指导朗读;   2.讨论、研讨全诗;   3.模仿、创造。 七、教学步骤 导语??我们知道在中国新诗作者中,郭沫若、冰心、闻一多的诗歌成就很高。冯至的诗如何呢? 冯至的诗既不热情,也不潇洒,要让冯至的诗获得青年的普遍爱戴,不论在过去还是现在或未来,几乎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恰恰正是因为这一点,冯至的诗有了自己的代表性。他代表着青年中那不被人强烈注目而无意获得人的强烈注目的一部分人的情感特征。他人诗虽然没有绚烂的色彩,狂欢的热情,奇特的形式,但其情绪秾挚,在沉静中自有一种不易挥发罄尽的韵味。所以鲁迅说冯至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明确目标   1.理解诗中“我”“伤”“大海”“小河流入大海”的含意。   2.以人拟物和对偶修辞。 教学过程   1.朗读   2.字??粼lín??漾yàng   3.词   ?裁剪:缝制衣服时把衣料按一定尺寸裁开。   ?漂漾:漂浮动荡。   ?幻散:像幻境一样地消散。 4.提问:冯至的这篇《我是一条小河》幽婉凄清,诗思质朴晓畅。整体感知全诗。   ?这首诗写的是青年人深深的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也写出了年轻人的淡淡的感伤。 提问:这首诗分四节,每节都说了什么?如何划分层次? 这是一首色彩明艳而情调又显得凄美的爱情诗。诗的感情的推进取迂曲之势,形成三个层面:首节为第一个层面,以后每两节为一个层面。在首节中诗人慧心一转,将多情的男子比作柔波微漾的‘小河”,它偶遇彩霞般明艳的姑娘,于是情意突萌,拥着这迷人的“影儿”缓缓前流。小河和岸上人原来并不相干,但诗抓住人有倒影、水能映照的特点,把两者紧紧地胶合起来,用以表达青年男女从无心邂逅到萌生情意的微妙过程。 在第二个层面中,诗人用两节对称诗正面写出“我”的柔情:不管是流过森林还是花丛,总忘不掉那个倩影,随时捡拾途中的奇珍异宝来献给这倾心钟爱的姑娘。这两节诗以小见大,以动作表深情,表达了怀爱者“我”心中甜蜜的情意以及对姑娘的奉献之心,从而把前面悄悄萌发的爱情推到一个“寤寐求之”的更深层次上。 诗的第三层面情态顿变,诗意起了一个突转:海上的厉风“吹折了花冠”,狂浪“击碎了衣裳”,“我”自身也被无情的海潮卷向天边,原先甜蜜的梦被生活击碎,无以为继。这种由乐境入哀境的情状,是对生活中的自由爱情受到的折磨的艺术概括,曲折地表达出对扼杀爱情的封建礼教及守旧势力的鞭挞,富于时代色彩。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诗中“我”的追求受到阻遏,使诗作蒙上了一层“好景不常”的无可奈何的怅惆,但“我”心中那“彩霞般的影儿”却一样明艳如初,令人怀想。这就委婉地表达出主人公对恋人一往情深的忆念和不可改易的情意,于哀愁中见执著。 提问:诗人用了什么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的? 在诗中采用以人拟物的手法,借看“小河”与“影儿”之间的自然联系,写出青年男女间两心的相印与相随。这首诗还十分注重情调的创造,注意运用语言的感情色彩来烘托一种特定的、浓郁的氛围。诗的首节,“我”是“无心”绕过这儿,姑娘也是“无心”投影于“我”的柔波。这两个“无心”,隐然传达出一种悄静、活美的意境,描摹出“我”与姑娘间感情交流的自然、真挚、和谐,令人想见愈是“无心”愈是有情。底下柔波那“荡荡地”、“粼粼地”的姿态,在水波微兴中摇曳着深情,把“我”一腔柔情化作一片清澈、明静的艺术境界,把原来的情意向着纵深方向推进了一步。同时,它又和下面遇到的摧折一切的厉风狂浪形成鲜明对照,以大海的“无情”反衬出人物的多情,以象征社会力量的自然的冥顽映照出主人公爱情遭到摧折的深深不幸,为全诗创造了一个欢快而又带有悲剧意味的情调。此外,还多用叠字和重复以酿就一种缱绻的情味。 在诗的形式上,它自由而又有所敛束。整个看来,它运用对偶修辞格,格式较为规整,但表达自然、优雅,调子

文档评论(0)

mcplj1983700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