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分析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 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 威尔逊曾说:“理解绝对是养育一切友谊之果的土壤。” 拉宾曾说:“让我们的心为和平跳动,让我们的眼睛期待和平” 托尔斯泰曾说:“战争的形象,是流血、痛苦和死亡……” 斯宾诺沙曾说?“和平不是没有战争,而是一种从精神的力量中产生出来的德性。” 【战争与和平】我想说…… 10、一战的启示: 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远离战争 * * nd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 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最大影响) 使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生产关系)。 材料一、1913年英德美法的比较 (1)左表反映了20世纪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怎样的发展状况? (2)材料二中德国外长“也要有阳光下的地盘”指的是什么?这种状况将预示着怎样的斗争? (3)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列强展开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根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实质: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了!……我们也要有阳光下的地盘。 ——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材料二、 得到更多的殖民地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项 目 英 德 法 美 19世纪中期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4 2 3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 1、根本原因: 2、目的或实质: (目的决定了战争的性质) 意 巴尔干问题 突尼斯问题 法 德 奥 俄 世界霸权 、殖民地问题 英 争夺巴尔干半岛 普法战争后果 争夺欧洲霸主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意 巴尔干问题 突尼斯问题 法 德 奥 俄 世界霸权 、殖民地问题 英 争夺巴尔干半岛 争夺欧洲霸主 1882年 1879年 1904 1907 三 国 同 盟 1892 三 国 协 约 两大军事集团的最终形成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德 英 法 俄 意 奥 代表同盟国集团 代表协约国集团 1879年德奥签订同盟条约 1882年 意加入德奥集团 1892年法俄签订军事协定 1907年英俄签订协约 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 德国宣传要教训塞、俄、法、比、英各国的明信片 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 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火药桶指什么? 一粒火星又指什么? 1、地理位置: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会处,控制着黑海和地中海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 2、民族关系、宗教信仰复杂:历史上阿拉伯人、罗马人、土耳其人都曾征服过那里,形成了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族杂居的现象,矛盾重重。 大国争夺:19世纪以后,列强插手、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使巴尔干半岛小规模战争不断,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萨拉热窝事件 3、直接原因(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 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首府。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在其吞并不久的波斯尼亚邻近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进行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 在德国的支持下,早就准备发动战争的奥匈帝国立即以这件事为借口,在1914年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 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德皇威廉二世 7月30日, 俄国宣布支持塞尔维亚,下令总动员。 8月1日,法国实行总动员。 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 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 8月4日,英国宣布英德处于战争状态。 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交战双方 同盟国: 德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保加利亚 协约国: 英国 法国 俄国 塞尔维亚 比利时 意大利 日本 意大利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协约国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 B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