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第7讲科学技术与社会.pptVIP

  1.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讲 科学的社会建制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参考文献: 1.默顿《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 商务印书馆 2000 2.(英)J·D·贝尔纳著 陈体芳译 科学的社会功能 广西大学出版社 2003 3.约翰·奈斯比特 娜娜·奈斯比特 道格拉斯·菲利普合著 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求  新华出版社 2000 4.郭冲辰 技术异化论 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4 5.张成岗 现代技术问题研究—技术、现代性与人类未来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科技社会观:科技发展的辩证法——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什么是科技社会观?—— 社会整体视野中的科技活动和发展。 科技社会观的主要研究领域和主题?——科技与社会文化的互动。 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建制?——科学的社会化。 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影响? —— 科学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科学化 —— 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 —— 科技的人文化与人文的科学化 —— 走向交融 自然界的辩证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认识的辩证发展——唯理论与经济论、理论与经验的关系 科技在社会中的辩证发展——科技与社会的关系 主要内容 一、科学的社会建制 二、科学共同体的规范 三、科技发展的社会影响 四、?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 一、科学的社会建制 1,大学的兴起 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是1158年创立的波仑亚大学,巴黎大学(1160),牛津大学(1167),剑桥大学(1209),帕多瓦大学(1222),那不勒斯大学(1224)。 行业协会的一种,即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行会,自主管理,课程自行设置。。 从形式上讲,既有所谓公立大学(帕多瓦),也有教会大学(巴黎、牛津),还有国王办的国立大学(那不勒斯)。大学成为欧洲学术活动的中心。 2,学术团体的出现 意大利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也是近代科学的摇篮。达·芬奇,伽利略,血液循环理论等。 1560年“自然秘密研究会”,是近代史上第一个自然科学的学术组织。 1603年成立“林琴(山猫)学院”,最繁荣时有32个院士。1615年分裂,1630年解散。 1657年,齐曼托(实验)学院。 经查理二世特许,1660年成立英国皇家学会,皇家出资的为格林威治天文台。 法国国家科学院。巴黎天文台与卡西尼。 柏林科学院与莱布尼茨。二进制,计算机,机械活力守恒。发明了微积分,。1670年构想“德国技术和科学促进学院或学会”。1700年成立柏林科学院,第一任会长由莱布尼茨担任 不仅研究数理,也研究德语和文学,形成文理兼修的德国学术传统。 中国的近现代科学,留美的任鸿隽等人在1915年办《科学杂志》以Nature为楷模,办中国科学社,学的是英国皇家学会。解放后,一切向老大哥看齐,当然学的就是法-俄式。 中国科学共同体的简略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的科技取得了很辉煌的成就,以致于被李约瑟称为“保持了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水平”。 例如传统的天学、算学、医学和农学,都有杰出的成果。 在其他领域,例如地学、建筑、冶金、制瓷、纺织等等技术上,也有数不清的成绩。 简略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大约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先秦以前,可以算作萌芽时期; 秦汉(前221~公元220年)是奠基时期(九章算术、 神农本草、伤寒杂病论、华佗 );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公元220- 960 ),基本成形和完善时期;(刘徽、贾思勰《齐民要术》) 宋辽金元(公元960~1368)是发展的高潮时期; 明清,缓慢发展乃至衰落时期。 简略历史沿革 总体而言,古代除了专门的工匠、行医者外,基本没有职业的科技人员队伍,所以不能形成一个专门的社会共同体。 但不排除有一些官员、有闲阶层或富家子弟出于个人兴趣而进行的零散的科学研究工作,并且彼此之间有一些交流的活动。但这些都属于零散和间断性的活动,不能构成体制化的活动。 简略历史沿革 张衡、祖冲之、贾思勰、郭守敬、沈括、苏颂、秦九韶、李诫、徐光启、李之藻、宋应星等是各个时期的官员; 陶弘景、葛洪、僧一行(张遂)等是道或佛教人士; 朱载育出身皇族,李时珍、徐霞客皆出身富裕家庭。 简略历史沿革 中国的科学体制化是西方近代科学传入中国之后才发生的事情。 明末清初,西方开始有传教士来到中国,除了传播基督教的活动外,也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利马窦简介 Ricci Matthieu(1552-1610)1582年来华传教。曾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 在华28年,脱道袍换儒装,学汉语讲中文,在宣传天主教义的同时,将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介绍给了中国人,赢得了不少国人的信任和赞誉,堪称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典范。 简略历史沿革 在传教士将西方科学介绍进来之后,中国人开始走出去学

文档评论(0)

tianji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