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排水管道管材及附件剖析
3. 水封井 a. 作用:阻火、防爆。 b. 设置条件: 在排水中含有易燃的挥发性物质时,其管道系统中必须设置。 c. 构造要求及作用原理 d. 水封井的设置要求 1)水封高度应保持0.25m,井上应设通风设施,井底应设沉泥槽; 2)水封井以及同一管道系统中的其它检查井均不应设在车行道和行人众多的地段,并应适当远离产生明火的场地; 水封井设在排放含有易燃、挥发性物质处及干管上每隔适当距离处。 4.溢流井 a.作用 在截留式合流制排水系统中,晴天时合流管道中水量小,均通过截留管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雨天时,合流管道中水量大,除部分雨污水通过截留管道送至污水处理厂外,超过截留管道设计流量的雨污水则进入溢流管而直排水体。溢流井就是完成截流和溢流的作用。 b.设置条件 设置于截流管沟与溢流管沟的交接处。 c.构造要求 多数采用截流槽式或溢流堰式。 对于截流槽式,槽顶应与截流干管管顶相平或与上游截流干管管顶相平。 5.跳跃井 a.作用 在截留式合流制排水系统中,小雨或初雨时,雨水量不大,全部雨水被截流送至污水处理厂;当大雨时,雨水量大,雨水越过截流管而进入下游雨水管排入水体。 b.设置条件 设置于截流管沟与雨水管沟的交接处。 c.构造要求 其构造参见图1-25。 6.冲洗井 a. 作用 防止淤泥在管道中沉积而设置贮水冲洗的冲洗井。 b. 设置条件 设置于管道内流速不能保证管道自清时。排水管渠自清流速应遵循下以规定: 1)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0.6m/s; 2) 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在满流时为0.75m/s; 3) 明渠为0.4m/s; c. 构造要求 工程中多采用人工冲洗井,其构造参见下图。 冲洗原理: 依靠上游污水或自来水使冲洗井中保持一定容积的水,冲洗井的出流管上设有闸门,井内溢流管以防止井中水溢流出井口,冲洗时提拉闸门控制绳索即可。 注意点: 1)采用自来水灌水时,自来水管口应高于溢流管管口约20cm; 2)冲洗井一般适用于管径小于400mm的较小管道,冲洗长度一般为250m。 7.潮门井 a.作用 临海城市的排水管道为防止潮水或河水倒灌入排水管沟,在排水管道出水口上游的适当位置设置潮门井。 b.构造要求 当排水管沟中无水时,靠钢制或铸铁制防潮闸门的自重关闭;上游来水时水流顶开防潮闸门将水排入水体;涨潮时或水体水位升高时,水体的水压使防潮闸门顶闭,潮水则不倒灌。 防潮门 8.雨水口 a. 作用:收集路面雨水并导流到雨水管沟。 b. 设置条件: 应能保证迅速有效地收集地面雨水。一般设置如下: 1)宜设置于汇水点上。如道路上的汇水点、交叉路口、街坊中的低洼处、沿街建筑物雨落管附近。 2)宜设置于截水点上。如道路上每隔一定距离的地方、沿街单位出入路口或人行横道线上游。 3)?雨水口的形式和数量应根据地形及汇水面积上的径流量和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确定,否则布置太密会造成浪费。 c. 构造要求 由雨水蓖、井身、连接管组成。雨水蓖一般为铸铁、钢制或高分子材料制成,也有采用混凝土结构。雨水蓖上开有若干过水的条缝,条缝一般与水流方向平行,这样进水效果好,但有时安装满足不了此要求,所以有些地方将雨水蓖设计成纵横交错的形式,以排泄从不同方向来的水流。 雨水口不宜过深,否则带来养护困难、投资加大,一般不宜大于1m。雨水口深度指雨水口井盖至连接管管底的距离,不含沉泥槽深度。 雨水口以连接管与街道排水管渠的检查井相连,连接管最小管径为DN200,管坡为1%,长度不宜超过25m,同一连接管上的雨水口数量不宜超过3个。 d.类型和特点 一般由平蓖雨水口(边沟式)、立蓖雨水口(边石或侧石式)和两者联合的三种形式。 平蓖雨水口:水流通畅,但暴雨时易被树枝等杂物堵塞,影响收水能力。单个雨水排泄量为15~30l/s,一般安装时低于路面数公分。 立蓖雨水口: 不易堵塞,但边沟需保持一定水深,但城市逐年维修道路会使路面抬高而使蓖面断面减小,影响收水功能。 平蓖、立蓖联合雨水口:扩大进水面积,提高进水能力。由双蓖联合式或三蓖联合式。 雨水口 9.倒虹管 a. 敷设位置及要求: 排水管沟穿过河道、旱沟、洼地或地下构筑物等障碍物不能按原高程径直通过时,应设倒虹管,从障碍物下通过。 b. 构造要求 由进水井、倒虹管沟、出水井三部分组成。 c.类型和特点 分折管式和直管式两种形式。其构造参见下图。 ? 折管式特点:由进水井、下降管、中部管段、上升管、出水井组成。施工复杂、养护困难,适用于河床较宽、较深的情况。 ? 折管式特点: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