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共26张).pptVIP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共26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共26张)

1.3 各种类型的封面举例 第2课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第2课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上图展示的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出行工具,以轿子、马车、木船为主。那么,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平时跟亲朋好友联系的通信方式有哪些?这些通信方式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呢?今天我们就将了解这些工具的变迁。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烽火台 杨贵妃能吃到真正新鲜的荔枝吗?古代烽火台的功能是什么?能否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 为什么? (1)古代交通工具——轿子、马车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2)近代交通工具——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 (3)现代先进的交通工具 ——电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 1876年,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淞沪铁路。但不久即被拆毁并掷入大海。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这是第一条中国人(詹天佑)自行设计的铁路。 铁路交通的发展 框架建构 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 ②政局动荡。 根本原因: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1909年9月24日,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通车 京张铁路全长200多公里,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他设计了“人”字形路线。 京张铁路的设计者 詹天佑 (4)其他交通工具:—热气球、摩托车、电动车、地铁等 木船、马车、轿子 表现 古代: 近代以来 海: 陆: 空: 轮船(1865年) 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 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 汽车、电车(第二次工业革命) 飞机(20世纪20年代) 知识归纳:交通工具的革新 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 (1)传统代步工具被人力作为牵引的交通工具所取代 (2)机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日趋重要 (3)更新过程城市显著,乡村则比较缓慢 思考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变化发展的特征? 动力: 技术: 地区发展差别: 对象: 进程: 种类: 人力、自然力 机械力 平民化、普及化 引进 自制自研 城市显著,乡村缓慢 先慢后快 海陆空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落后的邮政通信方式: 烽火台 飞鸽传书 驿 站——旧时公文和文书的传递靠 驿站,驿站靠驿马 民信局——通过邮差步行或小船运送 1、邮政通信的发展 (2)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 时间段 邮政通信事业成就 二次鸦片战争后 1866年 1896年 辛亥革命后 1949年11月 中国加快通信建设步伐 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正式成立大清邮政局 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邮路进一步扩展 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新时代 民国时期的邮件 建国后的信封 (3)电信事业发展 ——电报、电话 材料分析: 李鸿章指出:“用兵之道必以神速为贵,是以西方各国讲求枪炮之外,水路则有快轮船,陆路则有火轮车,而数万里海洋,欲通军信,则又有电报之法。”由于开设电报利于防务、外交和商务,清政府便下令沿海疆吏设法查办。1881年,李鸿章架设了北塘直达天津的电报线。到1892年,经过10多年努力,全国主要地区都开设了电报。 ——— 谢俊美《信息传递与辛亥革命》 问:这则材料,告诉了我们近代电报发展的哪些信息? 李鸿章从军事防务的角度出发,极力主张在中国开设有线电报 清政府也十分支持开设有线电报业务 到甲午战争前夕,全国主要地区都开设了有线电报 电报发展过程: 时间 电报发展成就 1877年 1906年 1932年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 除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民国时期的电报封套 我国最早的一本电码书 材料分析:与有线电报推行的同时,有线电话也在中国开设起来。1882年2月,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7号创设有线电话局。此后英、美商人也相继开办电话业务。为了打破外商的垄断,清政府于1902年拨款在上海创建了自己的电话局 。 ——— 谢俊美《信息传递与辛亥革命》 问:这则材料,告诉了我们近代电话发展的哪些信息? 中国第一个电话局于1902年在上海开办 它打破了丹麦、英国和美国等外国对中国电话业务的垄断 电话发展过程: 时间段 成就 1882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