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1.ppt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1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析: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A为流水侵蚀而形成的峡谷地貌;B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我国著名的江南“鱼米之乡”符合这种地貌;C为分布在干旱地区的风力堆积地貌沙丘,我国的楼兰古城就消失在茫茫大漠之中;D是冰川地貌;E是我国典型的黄土沟谷,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F是风力侵蚀而成的风蚀地貌,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的“魔鬼城”,其实就是风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1)A C D F B E (2)流水侵蚀 流水堆积 风力堆积 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 (3)太阳辐射能(或地球外部)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问题导引 小岩浆的奇妙旅程 晶晶和亮亮是两滴岩浆,他们生活在地球内部的“岩浆之家”。一天,他们得到批准,与其他同伴一起到地球表面旅行。他们飞快地奔向地表,半路上,晶晶觉得累了就停了下来。亮亮没有停步,与其他同伴一起跳出地表,并沿着山坡往低地流动。忽然,亮亮发现自己不能再动了,不禁问旁边的同伴这是怎么一回事。同伴笑着说:“别担心,只不过你已经不再是一滴岩浆罢了。”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过了好长的一段时间,亮亮发现自己个头变小了,并随着风和流水往前运动了。亮亮边走边欣赏着地表美丽的风光。忽然亮亮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认真一看,原来是晶晶。亮亮惊讶地问:“你是怎样到地表上来的?” 亮亮和晶晶又一起踏上旅程。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们觉得累了,便在一处低地停下休息。不久,他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伙伴也停了下来,并且重重地压在自己身上。他们商量了一会儿,决定回家去,但怎样才能回到“岩浆之家”呢?这时身边一位“长者”笑着说:“要回家,你们还要经历一到两次大变化,而且还要具备一定条件才可行。”依照“长者”的指引,亮亮和晶晶终于回到了可爱的“岩浆之家”。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结合材料探究: (1)为什么同伴会说亮亮已经不再是一滴岩浆了?亮亮还可以继续他的地表旅行吗?理由是什么? (2)亮亮和晶晶在“低地”休息,伙伴们重重地压在他们身上,这样会形成哪一类岩石?若亮亮和晶晶还要经历两次重大变化才能回到“岩浆之家”,这两次重大变化是什么? 提示:(1)岩浆喷出地表后,随着温度的降低,会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地表旅行还可以继续。由于风化、侵蚀作用,岩石会破碎,并在风、流水等作用下,发生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 (2)沉积岩。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最后再经历重熔再生作用,就可以成为岩浆,回到“岩浆之家”。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1.三大类岩石类型、特征纲要图示对比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2.“两点”法判定沉积岩 各种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形成岩石,所以沉积岩具有“两点”典型特征:①分层;②有化石。两者中具有其一就可判定其为沉积岩。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图示分析 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大类,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形成,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剖析 【例题2】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1)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a—岩浆 B.b—岩浆岩 C.c—岩浆 D.d—变质岩 (2)图中各地质作用与序号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①可以代表变质作用 B.页岩、石灰岩的形成过程需经过②或①阶段 C.环太平洋、地中海、东非裂谷带地区③活动强烈 D.④代表冷却凝固作用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d为岩浆,b为岩浆岩,a和c都有可能是沉积岩或变质岩,因此只有B项正确。①②有可能是外力作用或者变质作用;③是岩浆活动,而环太平洋、地中海、东非裂谷带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地震、火山活动等;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故D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答案:(1)B (2)D 1 2 3-4 5 6 1.关于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外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B.在外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地壳运动 C.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外力作用进行得很慢 D.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 解析: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内力作用有时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察觉。 答案:D 1 2 3-4 5 6 2.关于地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平运动造成地势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B.垂直运动常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C.在地壳的发展过程中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