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貿易协定(FTA)的投资规范与FDI效应.docVIP

自由貿易协定(FTA)的投资规范与FDI效应.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由貿易协定(FTA)的投资规范与FDI效应

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投資規範與FDI效應 ──兼談雙邊投資協定與原產地原則 台經院國際處副研究員 洪財隆2006/12/15 一、前言 全球外人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從1980年代,全球與貿易,平均成長更屢屢超過三十%,允為全球化最重要驅力與主要特徵。 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領銜的區域主義之興起,也跟各國(尤其是開發中國家)相互競逐FDI高度相關其中FTA代表制度整合,而FDI則為市場整合,其間關係為何確實值得加以探索,尤其是FTA的投資規範,以及FTA所可能引發的FDI效應。 在進入文之前釐清何謂FTA其近況。除了市場驅動(market-driven)的經濟整合之外,在制度性整合(institutional-driven)方面,以雙邊或區域為基礎的區域貿易協定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 RTA) ,主要包括「優惠安排」(Preferential Arrangement)、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以及關稅同盟(Customs Union)等三大類,從二十世紀90年代以來即日益蔓延。目前為RTA所涵蓋的貿易量估計已達全球貿易的半數,而其重要性也在2006年七月杜哈談判回合重挫之後更顯得突出,WTO 149個成員只剩下蒙古尚未簽有任何此類協定。 二、(一)多邊投資協定(MAI)仍付之闕如 隨著外人直接投資(FDI)的快速增長,國際間針對跨國投資予以規範(或促進)的需求也自然增加。然而,即使經過從二戰以來的多方努力,一個「連貫、實質且具有拘束力」(coherent, substantive and binding)的國際多邊投資協定至今仍尚未產生。原因除了開發中國家針對投資自由化的國際協定向來排斥之外(投資或吸引外資往往涉及國家產業發展策略;或對傳統跨國公司的疑慮,比如十七世紀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因此對國際投資協定保護投資者權益的措施多所保留),已開發國家之間尚存歧見也是重要因素,最近的例子要屬OECD 在1995年所草擬、但在1998年因內部無法就投資自由化幅度達成共識而作罷的MAI(Multilateral Investment Agreement)。另外,歐盟與日本所力促的「新加坡議題」,包括了投資、政府採購、競爭政策,以及貿易便捷化等四項,目前也只有貿易便捷化被納入杜哈談判回合。 而在烏拉圭回合成為多邊協定的「與貿易相關的投資措施」(Trade-Related Investment Measures, TRIMs),並非針對投資訂定新規範,而只是確認GATT在1947年對跨國投資的宣示,亦即不得違反「國民待遇」(GATT III)及禁止「採取數量管制」(GATT XI)兩大原則。TRIMs的特點在於只規範關係到製造業的投資,並訂有一定執行過渡期間。 (二)雙邊投資協定(BIT)與FTA 根據Schiff and Winters(2005)的分析,雙邊投資協定BIT) 屬於比較簡約的投資協定,為“shallow”(淺薄) or “negative”(消極)的經濟整合層次,強調去除既有障礙與降低投資相關的不確定性,而非積極促進跨國投資。 然而,由於跨國投資日漸重要,除了雙邊投資協定(BIT)之外,許多區域或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也都設有投資專章(以及其它屢屢涉及投資便捷,甚至作為實現投資前提的服務貿易、IPR與競爭政策等議題),並吸納原本的BIT範圍,尤其是由美國與歐盟所發動、選取某些開發中國家作為洽簽對象的「南─北」FTA(參見表:投資相關議題成為FTA的重要章節),而這些議題在「南─南」FTA的重要性與自由化程度則較低。 這些所謂「新世代」的國際投資規範(UNCTAD, 2006),主要可區分為採取「負面表列」(negative list/以許可為原則,禁止為例外)的NAFTA模式,另外一種則採行較為保守的「正面表列」(positive list/以禁止為原則,許可為例外)歐盟模式,並對市場開放、建立公司與營運範圍等項目,採取漸進式的自由化進程,許多歐盟整體對外的協定即屬此類。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對外貿易協定每多強調競爭法(或反托辣斯法/anti-trust regulations)的協調,這部分與併購型態(MA)的FDI密切相關。 此外,包括澳洲、智利、日本、新加坡、墨西哥,以及美國在內等國家,在他們所簽署的FTA裡,針對投資保護與自由化的措施往往遵循,甚至超越NAFTA的範圍,包括涵蓋更多部門(comprehensive),而規定也更細緻嚴謹。 FTA規範FDI的具體項目簡述如下(參照表:重要FTA投資規範之比較): 國民待遇(national tr

文档评论(0)

fv45ffsjj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