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复习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民主主义革命复习报告

“赤化全川”石刻位于四川通江县沙溪乡左侧红云岩上,字高5.5米,宽4.7米,笔划深0.35米,宽0.7米,里面可卧一人,字间距为7.1米,字迹工整,笔力遒劲。由于红云岩雄距万谷之巅,离岩三、四十里远,其字迹也清晰可见。此石刻可能刻制于何时( ) A.北伐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斧头割断旧乾坤 ——解放战争的胜利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伤亡3500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参考资料》 抗战终于胜利了,中国人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一)、背景: 1、抗战结束,人民渴望和平和、民主。 2、重庆谈判成功,确立和平建设国家方案。 重庆谈判 (二)解放战争经过 战略反攻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推翻了国民党政权 全面内战爆发 1947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8—1949初三大战役 1949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1946夏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标志: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意义: ①人: ②国: ③国际: 改变了广大人民的地位 改变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改变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受压迫、受奴役→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 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云观抽签,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 课堂思考 你认为蒋介石失败是 天意”还是“民意”? 农民游行拥护土改总路线 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 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蒋介石兵败台湾后对军事失败的检讨 ●军队内部的腐败,是国民党战败的重要原 因。蒋介石承认军民关系“可以说恶劣到了 极点”……“人民对我们发生反感,而不愿 意帮助我们。” ●蒋介石最终得出结论:“我们此次失败并不 是被共军打倒的,实在是我们自己打倒了 自己!”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学者对1946~1949年国共之间的战争定性为“人民解放战争”或“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不过,近些年来也有学者开始以“内战”一词来概括这场战争。对这一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前者强调了战争的性质,后者强调了战争的结果 B.前者受革命史观的影响,后者受社会史观的影响 C.前者是对历史的价值评价,后者是对历史的客观评价 D.前者只强调了战争的一方,后者则强调了战争的双方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费正清《观察中国》)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说:“革命胜利后,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阶段,使国家实现工业化,国营经济不断壮大,待条件成熟后,再采取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材料主要表明(  ) 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势在必行 B.社会主义革命正在进行 C.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D.社会主义改造出现过快现象 (1919——1949) 学习目标: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正道沧桑——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1、结合辛亥革命的影响分析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 (1)政治: (2)经济: (3)思想: ——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美日); 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 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民国的建立和新文化运动民众思想进一步解放,爱国热情高涨。 马克思传入中国。 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

文档评论(0)

152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