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绿色记叙文.doc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向往绿色记叙文

向往绿色记叙文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激发情趣 同学们,当一抹绿色出现在茫茫沙漠之中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当一叶绿芽冲破险阻绽放绿意的时候,我们意识到了生命的顽强。绿色就是这样,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让人觉得清新,而且在心灵上也使人愉悦,给人带来希望。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描写绿色的散文——《向往绿色》。(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绿色在作者眼中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深刻内涵,为什么让他这样地向往?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随作者一同品一品绿的意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课文主要写了作者从学生时代就特别迷恋绿色,因为他在和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到了绿色蕴涵着蓬勃的生机,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统一,进而使他产生了强烈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请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哪个词语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绿色的感情?,“我真的特别迷恋绿色”一段,找出“迷恋”一词。) 三、围绕重点,悟情明理 1.提炼中心问题:课文怎样写出了“我”对绿色的迷恋? 2.提出学习方法:先独立默读课文,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学习的收获,最后在全班交流。 3.围绕中心问题,学生自主学习。4.4人小组交流。5.全班交流汇报。。 汇报预设:(1)绿色是生命的音符。作者引用冰心的话,以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冰心的话,热情地讴歌了绿色,生动地揭示了绿色的本质特征:能迸发出勃勃的生机。 (2)绿色是我心中的一首诗,一幅画。说绿色是一首诗,看出绿色在作者眼中是有诗一样情怀的,花草树木无拘无束地开放、顺其自然地伸展、自由自在地生长……表现出了作者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说绿色是一幅画,看出绿色在作者眼中像画一样的美,花草树木间的各种绿色,形成别致的绿的风景、绿的大观。(此处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细致入微地观察,想一想,省略号里省略的可能还有什么绿?) (3)绿色在“我”心中别有一番情趣。作者为什么感到小草像少年、树木像青年、绿丛像老年?(理解词语:茁壮如茵、葳葳蕤蕤、博大精深) 作者恰当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漫步在绿色的小道上看到眼前的景物引起内心感受,看出作者已经和绿色融为一体了,所以作者的心也绿了,有些飘飘欲仙了。 这种美妙的感觉怎么能读出来呢?学生试着有感情朗读。 作者要写的是绿色,为什么要写老牛和牧童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牧童手里拿的柳条和头上戴的草帽与作者写的绿色相辅相成,他们使静止的绿色变成了流动的绿色,动静结合,为绿色的画面添上了灵动的神韵,更增强了作者对绿色的喜爱之情。 (4)向往天然的绿色。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风景是心灵的镜子”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就说明你的心灵是什么样的。能看到这样美的风景,是因为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无比的热爱。 四、回顾全文,总结升华 1.再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和所蕴含的深刻道理。2.总结本文的写法。(细致观察、情景交融、动静结合) 五、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和作者一起领略了绿色的美妙,还让我们明白了一些深刻的道理,老师希望你们做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人,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愿每一天在我们眼中、心中都是美好的绿色! 板书设计 向往绿色 迷恋 生命的音符一首诗一幅画一番情趣 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第二自然段中有一处省略号,给人无限遐想,谁能试着来补充一下省略的内容。 师:你是这样理解作者孩童时代对大自然的这些感受的?(这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些幼稚想法。)板书:幼稚的幻想。 师:显然作者不只是看、玩而是用心去感受,去理解,去消化,把握了大自然的神韵,痴迷自然到如此地步。这是对大自然强烈的爱所致。让我们美美地来读一读作者孩童时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吧,进一步去体会作者对大自然那种莫名的喜欢。生:有感情朗读。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似乎看到了大自然的这些美景。(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那么少年时作者对自然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生:回答。(板书:大自然引起 奇异的情感。) 师:作者在不同的时间里对自然的感受是不同的,青年时作者为什么喜欢海?(因为海气势壮阔,又是生命的发源地,与世界和生命关联紧密。) 师:哪位同学愿意有感情的把第四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去想象一下那些美丽的景色。 师:听了这段文字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师评价)) 师:在第5——7自然段中有这样几句话。(课件出示:“纯真的刻骨的热爱和自然的美在我的生命中结成了一个长期的微妙的音符,伴着月下的凝思,黄昏的遐想。”“华灯一城梦,明月百年心。”)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 师追问:“个长期的微妙的音符”是什么意思?生:回答。(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