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双穴吸虫病
第五章 第六节 复殖类吸虫引起的鱼病 复殖吸虫为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种类繁多,全部营寄生生活,绝大多数为雌雄同体。身体结构较单殖吸虫复杂,生活史过程中受精卵需经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发育成成虫,并且在发育的过程中需更换寄住才能完成其生活史。鱼类为其常见寄主。 患侧殖吸虫的病鱼 思考题 复殖类吸虫对水产动物的危害怎样? 复殖类吸虫各自形态特征怎样? 如何防治复殖类吸虫引起的鱼病? * *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一、双穴吸虫病 【病原体】 双穴吸虫(Diplostomulum)的尾蚴和囊蚴。我国危害较大的主要是倪氏双穴吸虫(D.neidashui)和湖北双穴吸虫(D.heupehensis)。 【防治方法】 由于此病的病原体侵入转移途径及寄生部位较特殊,不易治疗,目前主要采取切断病原体生活史的环节,以预防此病的发生。 (1)生石灰彻底清池,清除池中螺类。 (2)用水草诱捕椎实螺。每天傍晚将水草扎成小捆,插入池水中,第二天早晨将水草及螺取出置阳光下暴晒或深埋。反复数次,可以诱捕大部分的中间寄主。 (3)用硫酸铜或氯化铜全池泼洒,使池水中药物浓度为0.7mg/kg。连续使用2次,可杀灭中间寄主。 (4)驱赶水鸟。 【症状及病理变化】 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情况。急性感染时,病鱼在水面作跳跃式游泳、挣扎,继而游动缓慢,运动失控,有时头朝下,尾朝上;有时上下往返,时沉时浮,有时平卧水面,急速游动,在水中翻转或在水面旋转,不久即死。尾蚴经血管进入眼睛,可引起血管堵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眼眶周围明显充血。尾蚴经神经系统到大眼睛,引起脑充血,严重时脊柱弯曲(图6-6-4)。急性感染时,病鱼从出现运动失调到死亡,仅仅需要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时间。 慢性感染时,由于尾蚴进入鱼体的数量较少,病鱼并不立即死亡,随着疾病的发展,鱼体消瘦,体色发黑,并出现眼球水晶体浑浊,呈现出“白内障”症状,严重时水晶体脱落,瞎眼。 【流行情况】 该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可造成鱼苗鱼种的大批死亡。危害多种淡水经济鱼类,尤以鲢鳙鱼、团头鲂、虹鳟鱼为甚,发病率高,感染强度大。全国各地均有流行,流行季节为5~8月,8月以后一般转为白内障症状。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二、血居吸虫病 【病原体】 病原体为血居吸虫(Sanguinicola)。寄生于鱼体的血居吸虫较多,我国常见的有寄生于鲢鳙鱼的龙江血居吸虫(S.lungensis)、寄生于团头鲂的鲂血居吸虫(S.megalobramae)和寄生于草鱼的大血居吸虫(S.magnus)。 【防治方法】 1、清除池塘中的螺类,切断其生活史。方法同双穴吸虫病。 2、发现有大量虫卵时,加注新水可减轻病情。 3、每万尾鱼用晶体敌百虫(90%)12~20g拌入1500g饲料中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 【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鱼腹不膨大,有腹水,肛门出现水泡,全身红肿,有时伴有竖鳞、突眼等症状。鱼苗发病时,鳃盖张开,鳃丝肿胀。显微镜观察,可见鳃血管内有大量的尾蚴侵袭和幼虫在鳃血管内聚集,妨碍鱼的血液循环和鱼的呼吸,造成早期死亡。 【流行情况】 该病位世界性的鱼病,在美国、东欧、俄罗斯等地均有报道,在我国的江苏、浙江、福建、湖北等省曾发生大批死亡的病例。流行于春、夏季,我国饲养的鲢、鳙、团头鲂、鲤、鲫、金鱼、草鱼、乌鳢等鱼都与发生,其中对鲢鱼和团头鲂的鱼苗、鱼种危害最大,几天内可引起大批死亡。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三、侧殖吸虫病 【病原体】病原体为日本侧殖吸虫(Asymphylodora japonica)和东方侧殖吸虫(Oricentotrema)。 【流行情况】 该病为鱼苗培育阶段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对草鱼、青鱼、鲢、鳙、鲤、鲫、鳊、鲂等10多种鱼类均可感染,严重时可引起鱼苗的大批死亡,但未见较大鱼种死亡的病例。流行季节为5~6月,尤其是下塘后3~6天的鱼苗最易发生。我国各地都有发现,长江中下游一带分布较广。 【防治方法】 彻底清池,清除池塘中的螺类。 【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鱼体色发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