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历史选择题百日精练(三)教师版[精].docVIP

2014届历史选择题百日精练(三)教师版[精].doc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历史选择题百日精练(三)教师版[精]

2014届历史选择题百日精练(三)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3—201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41. 2014-3-28 题号 答案 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 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 C.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 D.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 25.汉代监察权由副宰相御史大夫来行使,内外百官和王室宫廷均在监察范围。后来御史单独成为御史台,其职权只限于监察政府,而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这一变化说明 A.相权因御史独立而遭削弱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解决 C.御史台权力地位不断上升 D.王室和宫廷不再受外来监督 26.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先后出现在明朝《听南纪谈》、清朝黄宗羲《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这反映了 A.社会转型时期更需要务实学风的支持 B.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 C.儒家思想革新的进取性不强 D. 空谈诱导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27.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 C.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 D.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 28.明朝时有人说:“山泽之利,官取之则不足,民取之则有余。”宣德十年(1435年),命全面停罢金、银、铜、铁官矿,令民自采炼。这表明 A.民营手工业技术水平高 B.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官营业管理手工方式落后 29.韩愈的《原道》中说:“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由此可见,韩愈认为 A.工商业者的壮大导致农民贫困 B.理学地位的确立有助国家经济发展 C.儒佛道三家并用有助教化百姓 D.佛道力量的壮大加剧百姓经济负担 30.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假设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宫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这反映了 A.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 B.罗马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财产纠纷问题 C.罗马法的不足使其成为贵族斗争工具 D.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31.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对于一个联邦的持久存在,必要的文明同质性不亚于各成员的结盟需要。……有一个事实令人羡慕地便利了美国建立联邦政府。各州不仅有大致相同的利益、相同的起源和语言,而且处于相同的文明水平。这便使它们的联合几乎永远成为容易的事情。”这表明 A. 独立战争后邦联政府被联邦政府取代的必然性 B. 地区文明的同质性是联邦政府持续存在的保障 C. 美利坚民族的产生是联邦政府建立的基本条件 D. 政治体制的确立与改变必须结合本国实际情况 32. 17世纪前,欧洲主流观念极力在中国与欧洲间寻找相似性:18世纪时开始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的认识,这个观念一直统率着欧洲人的中国观;一战后,有个别学者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 A.中西文明在碰接中逐渐融合 B.欧洲对华评价从主观到客观 C.欧洲对华认知停留在启蒙时期 D.欧洲对华评价取决于其现实需求 33.孙中山在1923年提出:“人民有县自治以为凭借,则进而参与国事,可以绰绰然有余裕。与分子构成团体之学理,乃不相违。待不如是,则人民失其参与国事之根据,无怪国事操纵于武人及官僚之手”孙中山认为民主政治推行的关键是 A.实行地方自治 B.分阶段逐步展开 C.直接参与国事 D.保障人民的权利 34.近代有人在一场战役前分析:“上海是中国的文化经济中心,外国租界多,是国际观瞻的战略要地,不打说,我们在上海打起来,可以使敌军整个战略轴线发生改变,让敌军从‘由北而南’的俯攻之态改变成‘由就退,政治影响太坏,弄不好就会被戴上卖国贼的帽子。……江浙水网地区,敌军的现代化武器用不上。还有人东向西’的仰攻,丧失其主宰战场的时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B.该战役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