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找第二家园.doc
寻找第二家园
如果“开普勒”最终发现宜居带中的类地行星极少或没有,那也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发现,这说明地球可能是宇宙中的一个特例,人类可能是宇宙中尚存的唯一生命。
实际上,人类很早就开始寻找除地球以外的宜居星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寻找地外生命,从而深入研究生命、地球、太阳系乃至宇宙起源和演化,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最终的命运;解决地球上存在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到2050年,全球人口总数将从现在的68亿增长到90多亿,因此有些科学家已经开始研究向外空移民的方案了,这就要求找一个宜居的星球作为人类的第二家园。有的星球以前可能与地球很类似,但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化变成大气层稀薄、温度较低、水源枯竭等不适合宜居了,研究其演化过程,可以预知地球的未来,并提前采取措施,防止地球像它一样变成人类难以生存的星球,等等。
两种探索手段
目前,人类探索太空主要采用两种手段,一是天文观测,二是空间探测。天文观测就是用望远镜在地面或地球轨道观测宇宙中的星球和星际空间,其特点是能看得很远、很广,例如,“哈勃”空间望远镜的观测距离可达140亿光年,但是由于距离远,采用这种方式看得不清楚,无法了解地外星球的细节,适用对宇宙进行普查。
空间探测就是发射空间探测器飞往地外星球进行近距离观测、就地考察甚至采样返回地球,其特点是能够详细了解目标星球方方面面,对它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但是由于技术的原因,不能飞得很远,目前仅限于在太阳系内,适合对太阳系进行详查。“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冥王星照片的分辨率为500千米,而2015年7月14日飞掠冥王星的“新视野”探测器拍摄的冥王星照片的分辨率为80米。所以,天文观测和空间探测各有千秋,可以取长补短,因此现在都在用于太空探索。
寻找地外宜居星球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寻找外星人,因为外星人很有可能比地球人进化许多,掌握了地球人难以想象的先进技术,住在更宜居的星球。这项工作早已通过天文观测和空间探测的方式开展。
在天文观测方面,已开展过多种探索,其中最著名的事例发生在1974年,当时美国科学家用计算机语言,描述了地球上的氢、氧、氮、氦、煤等结构,利用位于波多黎各的304米射电望远镜将这些信号发向太空,以期被外星人接收。
突破倡议
今年7月20日,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与俄罗斯亿万富豪尤里?米尔纳共同宣布启动“突破倡议”项目,准备历时10年,耗资1亿美元,通过扫描宇宙的方式搜寻外星智慧生命。
该项目的第一部分是“突破聆听”,即寻找可能由外星人制造的信号,无论这些信号是外星人故意发送的,还是它们的广播或电视节目泄露的,目标是100万个最近的恒星系统、银河系核心和银道面以及100个最近的星系。他们将使用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射电望远镜――位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格林班克望远镜和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帕克斯天文台,以500兆赫~15吉赫的频率对宇宙进行搜索,扫描频率范围比以前扩大了几乎5倍,搜索效率将是以往的100~1000倍。
同时,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将帮助科学家们在更宽的频率范围内同时分析数据,以期找到一个信号。如果接收到这样的信号,说明对方的进步程度跟人类差不多。如果某个外星文明的技术过于超前,完全超出了人类的理解,人类也无法探测得到。如该项目真能搜索到地外文明的信号,接下来人类将真正面临至关重要的问题:两个文明之间能不能进行交流?有专家认为,星际空间里,无线电交流是一种效率很低的方式。“新视野”发回一张照片就需要4个半小时,还是在太阳系内;以光速从地球到最近的恒星走一个来回尚且需要8年半时间。因此,跟外星文明进行交流还是件遥远的事情。
该项目的第二部分是“突破信息”,即进行一场奖金高达100万美元的竞赛――设计一条代表地球人的物种和家园的信息送入太空。
在空间探测方面,人类还数次借助空间探测器将地球信息送向深空,以期望与外星人取得联系。例如,1972年、1973年美国先后发射的先驱者10号和11号,就分别带有表明地球方位和大致特征的“名片”,上面画着地球人的形象、太阳系相对于14颗脉冲星的位置、地球的方位等。科学家认为,它们经过800万年的飞行后,可能与存在生命的恒星或行星系相会。
1977年美国发射的旅行者1号和2号,都携带了一张名为“地球之音”的铜质“光盘”。庞之浩说,该盘直径30.5厘米,表面镀金,音质可保存10亿年。一面录制了美国总统和联合国秘书长的贺辞,和用55种人类语言录制的问候语,其中包括普通话、闽南语、粤语和吴语四种中国方言。
唱片中还有包括中国古曲《流水》在内的27首世界名曲,以及火山爆发、滂沱大雨、海浪、鸟啼虫鸣、婴儿啼哭等35种地球自然界的声音,以表示地球发展历史。另一面录制了包括中国长城和中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