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月考考试题_1.docVIP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升初语文月考考试题_1

小升初语文月考考试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 paacute;i huaacute;i nbsp; chōu ti nbsp; cuǐ cagrave;n nbsp; kūn peacute;ng nbsp;   二、在下面词中的错别字下面画一横线,并改正在括号里。 前扑后继( ) 拾金不味( ) 愤不顾身( ) 无可耐何( ) 文丝不动( ) 迫不急待( )   三、我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汉语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敬词和谦词,至今仍被广泛地应用着。例如,在同别人打交道时,恰当地使用敬词和谦词,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文明程度。你能填出下列句子所描述的情景中应使用的敬词或谦词吗?   向人祝贺说:__________________。   求人指点说:__________________。   托人办事说:__________________。   求给个方便说: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句子意思和要求写出恰当的反义词。   1.做人要诚实、讲信用,要( ),不能( )。   2. 现在生活虽然富裕了,但还要( ),不能( ) 。   五、在下面这段文字中,关联词语有三处使用不当。请在不恰当的词语下面画横线,并在括号里改正。   如果( )要我感谢什么人,那么( )只能感谢一次,而且( )   我想把这一次奉献给那些为人类创造出美妙音乐的人们,因此( ),如果( )没有音乐,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多么沉闷可怕。   六、古诗文填空。   1.( )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 )在人间。   2.九州生气恃风雷,( )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 。   3.千里黄云( ),北风吹雁( )。 ( )无知己,( )。   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 )。( )怨杨柳,( )。   5. ( ),( )人未还。但使龙城 ( ),不教胡马 ( )。   6.西塞山前( ),( )。青箬笠,绿蓑衣,( ) 。   7.( ),柳暗花明又一村。   8.大漠( ),长河( )。   9.会当凌绝顶,( )。   10.但愿人长久,( )。   11.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   12.( )不能淫,( )不能移,( )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七、排列顺序(请将序号、、、、分别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清以后又不断发展,最多时有6000多条   这些地区都是您感受胡同文化的好去处   据统计,北京现有胡同1000多条,纵横交错,织成了荟萃万千的老北京景观   现今胡同景观保存相对完好的区域有东城区、西城区和前门地区   最早起源于元代   八、阅读理解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quot;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quot;师旷曰:quot;何不炳烛乎?quot;平公曰:quot;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quot;师旷曰:quot;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quot;平公曰:quot;善哉!quot;   1.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______。   臣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哉: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quot;︱quot;划分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   盲 臣 安 敢 戏 其 君 乎   3.写出文中师旷连续运用比喻的句子,并说出它们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要感谢那只手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quot;这准是上帝的手。quot;另一个说:quot;这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quot;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

文档评论(0)

mcplj198370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