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融水县周家矿点铜矿化特征及其成矿远景分析.docVIP

广西融水县周家矿点铜矿化特征及其成矿远景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融水县周家矿点铜矿化特征及其成矿远景分析.doc

广西融水县周家矿点铜矿化特征及其成矿远景分析   [摘要]2014年,我队在周家地区开展综合找矿,在铜矿勘查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找矿成果,现撰写成文,与地质同行交流,以期为我队在该地区找铜矿有所突破,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广西 周家矿 特征 成矿远景   [中图分类号] P6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44-2   0前言   周家铜矿点位于桂北摩天岭岩体西侧内外接触带附近,该矿点是广西第九地质队于1967年普查发现,第二年,广西区调队在进行1:20万罗城幅地质及矿产调查时对该矿点进行了远景评价,列为铜矿一级成矿远景区。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我队在达亮地区进行铀矿勘查含括了周家地区,由于保密的原因,其它地质队伍自此无法进入该区开展铜多金属矿勘查,而我队又奉行单一的铀矿找矿方针,致使该区的铜矿找矿工作停滞不前。   1地质概况   1.1区域地质背景   周家矿点所在的摩天岭岩体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南地块结合部之江南造山带西南侧,桂北隆起的核部、扬子板块西南部九万大山隆褶带之复合部位。摩天岭岩体周围出露的是元古界四堡群、丹洲群地层。具蛇绿岩套和复理式建造特征,形成于强烈活动的边缘海―岛弧海环境。   岩浆岩主要有摩天岭复式花岗岩体和本洞花岗闪长岩体,在四堡群中有沿层贯入的超基性和基性岩株,在大范围内呈小面积分布,具有一定的韵律性。   摩天岭岩体及其周围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次之。褶皱构造主要是三防穹状背斜,以小型线状紧密褶皱为特征,组成复式褶皱。断裂构造按其展布方向分为NNW和NW向两组,其中前者规模较大,具压扭性质,带内充填硅质或破碎岩;NW组规模次之,具张性特征,带内充填硅质,断续分布构造角砾岩,呈韵律等间距分布。   区域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产除铜矿外,还有铀、锡、铅、锌和稀土等,非金属矿产有蛇纹石和石棉等,周家矿区处于矿产较丰富的特定区域地质背景中。   1.2矿区地质特征   1.2.1地层   四堡群:分布于矿区中部,时代为中元古代,由轻变质砂泥岩及多层超基性-基性火山岩组成,未见底,与上覆丹洲群呈明显角度不整合关系。文通组(Pt2w)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岩性为灰绿色变质细砂岩、粉砂岩夹基性熔岩、凝灰岩、科马提岩。鱼西组(Pt2y)伴随文通组分布于两侧,由变质泥质粉砂岩、板岩、绢云千枚岩变质细砂岩组成,局部夹中酸性火山喷发岩。四堡群地层与花岗岩体呈突变侵入接触关系,接触界面清晰,呈蛇曲状,烘烤蚀变现象不明显。   丹洲群:分布于矿区西侧一带,分为白竹组、合桐组、三门街组、拱洞组,岩性为含砾片岩、含砾千枚岩,变质砂砾岩与下伏四堡群呈角度不整合在合桐组与拱洞组之间夹多层基性火山岩,并有大量透镜状、似层状基性-超基性岩顺层侵入。   1.2.2岩浆岩   矿区出露的花岗岩主要分布于矿区东半部,以岩体边缘相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为主,过渡相中粒黑云母花岗岩为辅。中粒黑云母花岗岩为灰―灰白色,局部带浅肉红色,中粒变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成分以石英、长石和黑云母为主,含电气石团块。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为灰―灰白色,变斑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岩石致密坚硬,成分与前者一致,两者呈渐变过渡关系。   矿区西半部的岩体内外接触带发育有小面积分布的基性、超基性岩脉,在外带大多呈顺层侵入,呈脉状或岩株状产出。普遍发生蛇纹石化。基性岩以辉绿岩为主,超基性岩以辉石岩或辉橄岩为代表。   1.2.3构造   矿区处于三防复背斜西翼,基本上为单斜岩层,沿接触带附近岩层产状变化较大,见有拖拉、绕曲现象,保留有四堡―雪峰期形成的挤压褶皱及断裂构造痕迹。矿区内断裂构造以NW向最为发育,规模也较大,一般延伸达数千米,主要有英洞―羊角断裂、达亮断裂、九洋断裂和大仁江断裂,这些断裂呈大致平行展布,断裂带中岩石强烈破碎及压碎,局部硅化强烈。NE向规模较小,一般只延伸数百米。本区铜矿化主要分布在上述断裂的次一级小断层及裂隙中。   2铜矿化特征   周家矿区的铜矿化主要分布在岩体接触带500m范围的内外带中,矿体严格受断裂控制。铜矿体(脉)及铜矿化呈细脉浸染状产于NE及NW向断裂破碎带中,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黄铁矿;次生矿物有孔雀石、铜蓝;脉石矿物为绢云母、石英、绿泥石、黑云母等。部分铜矿脉中伴生有锡石、方铅矿及闪锌矿。按矿脉产出的空间展布与集中趋势,大致可分为周家、达亮和山岔三个矿带。   周家矿带:矿化带产于花岗岩与辉橄岩接触处的北东向断裂破碎带中,产状与断裂一致(见图2),倾向110~135°,倾角30~50°。矿化带中,破碎产物为花岗岩和辉橄岩角砾岩组成。有用矿物呈细脉浸染状充填于破碎带孔隙中。矿化带宽0.5~10m,已控制矿体走向长近900m,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