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地学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遙感地学分析

基于遥感的呼和浩特市的土地利用变化 近年来人们发现影响地球系统中尺度变化最重要的因素集中于陆地表面的人类活动时, 开始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进行研究。呼和浩特市地处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 位于东南季风区的北部边缘,是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区域, 生态环境脆弱。自治区成立后,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 其经济迅速发展, 产业门类逐渐齐全, 各产业之间及内部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调整。因此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有重 要意义。 1 呼和浩特市概况 1. 1 自然条件 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地理坐标为: 110°31’-- 112°20′E, 39°35′-- 41°25′N。全市土地总面积17266. 13km 2。大地貌单元主要分为北部大青山中低山地及北麓丘陵, 中部土默川平原, 东南部山地及黄土丘陵沟壑。其中山地、平原、丘陵各占39. 4%、30. 6%、37. 6% , 其它占1. 4%。呼和浩特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北部山区2—2. 5℃, 中部平原5. 8—6. 3℃, 南部丘陵6. 5—6. 7℃, ≥10℃积温2000—3000℃, 无霜期105—150 天, 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800—3100 小时, 日照百分率56%。全市年平均降水量 400mm 左右, 6—8 月份集中; 降水年际变率大, 如按80% 保证率算, 主要农业区降水仅250mm 左右。全市境内有大小河流21 条, 中小型水库26 座,哈素海是境内最大的湖泊。地下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 丘陵山区地下水贫乏, 广大的平原区都埋藏有较丰富的地下水。全境水质较好, 适宜于农田灌溉和人畜饮用, 但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 属水资源不足地区。 全市主要耕作土壤为潮土、栗钙土和栗褐土, 平均有机质含量为1. 79% , 含氮0. 06- 0. 11% , 速效磷3. 7- 9. 2ppm , 速效钾79. 8—157ppm , 耕作土壤养分含量普通较低, 不经培肥难以满足各种农作物稳产、高产的需求。 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上。而土地利用类型和数量的变化是内在统一的。本文以1992 年底—2001 年底为研究阶段, 以呼和浩特市国土资源局1992- 2001 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为主要数据来源, 从以下三个 方面对呼和浩特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 2. 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表1     土地利用变化表单位(公顷) 类型 耕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居民点 交通用地 水域 未利用地 初始期 631773 3522 231917 723080 52352 14049 35913 27966. 5 末期 590287 4658 283107 701133 60847 15899 36381 28261. 4 动态度 0. 66% 3. 23% 2. 21% 0. 30% 1. 62% 1. 32% 0. 13% 1.05% 2.4土地利用现状 呼和浩特市受地貌格局因素制约和局部地下水条件的影响,农田景观分布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农田景观集中分布于北部后山低山丘陵草原恢复-旱作农业区、山前土默川平原灌溉农业-湿地保护区(面积比均大于50%),南部黄土丘陵水土保持-梯田农业区,农田景观占有一定比例;各区内部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式差异,农田景观的空间分布又有所不同,如土默特平原灌溉农业-湿地保护区的冲洪积平原、后山低山丘陵草原恢复-旱作农业区的武川盆地、南部黄土丘陵水土保持-梯田农业区的浑河谷地等处均以农田景观为基质,斑块数少,连通性高,而其他区域则以草原景观为基质,农田景观占较大比例,连通性较差[50].林业用6332.01km2(占37%),森林覆盖率17.90%,宜林荒山荒地尚有2354.99km2(占林业用地的37%),有林地1391.48km2,林分合计1301.15km2。呼和浩特市林业生境多样性大是特点之一,存在山地、陵、沙地、草原、冲积平原、河川平原、荒地、裸岩、耕地等多种生境类型[51].。 我们以呼和浩特市的赛罕区为例看一下土地利用变化 如下图是1980年呼市赛罕区的土地利用图: 土地类型 数目 平均面积(m*m) 耕地 4 161194214.8125 林地 1 1035709.0000 草地 7 6429672.1563 水域 7 1907590.3438 建设用地 310781 未利用地 1

文档评论(0)

d47fv82b5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