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少版本美术六下(陶艺(一))课件4
* 中文的陶字,据甲骨文中的形象,是表示一个人蹲坐在地上,使用一根木棍之类的工具给黏土造型(上面的图中最左的图形所示)。这土坯经过烧结後便称为陶。今天我们叫做陶器。 最早出现的这个陶字是在商代留下的陶片上找到的,迄今为止仅发现这一片;是李济先生的研究成果(见1956年台北出版的《小屯》,殷虚器物:甲编,陶器)。但没有字的陶片,留下来的就很多了,我国制陶的历史悠久,已出土的陶片,经用碳的同位素C14测定,最古老的是在公元前九千年制成的。 新石器时期的陶器 最初的陶器,露天烧成,粗糙易碎,约在八千年前,开始将陶坯放到窑中,用控制燃烧的办法来提高质量,陶器不仅较以前结实,也更美观,成为艺术品了。商代以前,陶器的颜色主要是红、灰、黑三种。後来人们掌握了涂釉的工艺,陶器的色彩也变得为鲜艳丰富。唐朝制成的工艺品彩陶,习称唐三彩(左图)最为有名。 所谓彩陶,是指以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为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绘制各种图案,入窑经火烧后,在橙红的底色上,呈现出黑、红、白等颜色的陶器。彩陶工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工艺艺术的主体之一。 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通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细泥红陶质地。盆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人面为圆形,额头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呈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纹面习俗。人物眼睛细长,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配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制作者丰富的想像力。人像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配以鱼鳍形的装饰,更显得威武华丽。 古代半坡人在许多陶盆上都画有鱼纹和网纹图案,看来,当时的人民把鱼视为神,作为他们的图腾崇拜,这是为什么呢,他们的原始信仰为什么会是鱼呢? 祈求捕鱼丰收说(渔猎为生) 这应与当时的图腾崇拜和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说明了艺术与现实生活的怎样的关系?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舞蹈纹彩陶盆是在1973年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系马家窑文化(新石器时代)的珍宝。高14厘米,腹径29厘米,底径10厘米。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其边沿及内外壁均有彩绘,内壁饰三组舞蹈图,图案上下均饰弦纹,组与组之间以平行竖线和叶纹作间隔。舞蹈图每组均为五人,舞者手拉着手,面均朝向右前方,步调一致,似踩着节拍在翩翩起舞。场面欢快热烈、极具韵律感、节奏感。 为什么图案只集中在器皿的内壁和外壁的上半部? 实用性、观赏性 陶艺制作: 1、练泥 2、造型 搓、压、揉、捏 练习:泥条盘筑法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