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篇:公冶长篇
第45讲
现在翻到一百七十三页,子谓公治长可妻也,虽在布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孔子谓」,孔子说,这是跟谁说呢?孔子跟别人说,跟别人谈话的时候,提到了公治长,他说「公治长可妻也」,这个妻读去声,当动词用,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作他的妻子。为什么可以,把女儿嫁给他呢?因为「虽在缧绁之中」,「缧绁」是古时候犯罪的人,用一种刑的器具,把他身体约束起来,就等于现在跟,犯人手把它绑起来,脚也用脚镣把他栓起来手用手铐把他铐起来,这是「缧绁」。「缧绁」在古时候是一种刑具,这里就拿这两个,来代表监狱,虽在缧绁之中,他曾经坐过监狱的,非其罪也。孔子说,他是冤枉的,不是他犯了罪,没有罪,非其罪,非其罪要坐监狱,这是冤枉了,这在今日之下,讲这个法律来讲,他是冤狱了,冤枉受到刑法的制裁,叫作冤狱。
就因为这样,「非其罪」,「以其子妻之」,以「其子」就是孔夫子自己,把自己的女儿妻之,之就指的公治长,妻就是嫁给他,嫁给公治长。这一章经,为什么在缧绁之中,我们这个书里面也讲的,大致的情形是这样的。公治长有一次在野外,碰到一位老妇人,在那哭着找儿子,他问,公治长问她,妳的儿子什么时候出去,她说出去好几天了,现在不知道在那里。公治长就说,在某地方有很多鸟,在那里互相,这个鸟也唤那个鸟,那个鸟就是大家一起彼此,招呼到某个地方,去吃一个死尸,死人的尸体,他说,妳啊到那去看看,看看是不是妳的儿子,老妇人一去看,果然是她的儿子。然后这老妇人,就向管司法的法官,就如同现在的警*,这一类的去告了,我的儿子死在那里,为什么公治长知道,他有很大的嫌疑。这个法官就把,公治长抓起来,关起来了,那公治长说,不是啊,我是知道鸟在说话,我才告诉这个老妇人,那法官,好啊,你知道鸟的说话,那试一试,经过好几次试验,外面鸟在说话,这个法官用一些米,撒在外面,果然有很多鸟,来吃这些米了,鸟来吃米,我们一般人,鸟讲的话不懂,公治长听懂了,这是一次,再好几次类似的情形,经过试验,公治长果然是,懂得鸟兽的言语,这证明他是冤枉的,就把他放弃了。
虽然放弃了以后,就一般人看来,他坐过监狱的,大家总怀疑他是犯过罪的。在当时,有犯罪嫌疑的人,虽然后来证明是没有罪,可是一般人的观念,总之是有这一个纪录,总算有一个前科纪录了。你要把他家里的女儿,嫁给他,一般人总是不愿意的。为什么呢?古时候结婚,男女双方总是要门当户对,门当户对是就人的品德,这一方面讲的。所以这个关系,结婚的时候,男女双方都非常慎重,孔子看这个情形,看公治长,公治长是孔子的学生,他看他的学生,又懂得鸟兽的言语,这是一个人才,受了那种冤枉的牢狱之灾,使得人家不愿,把他家的小姐嫁给他。所以孔夫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妻之」,一方面是爱护他的学生,再一方面也对于,当时一般人的观念,也要让他们改一改。
再说呢?就这个当时候的司法,也要表示一个事实,对于司法,也告诉他们要慎重。无论是中国外国,古代或是现代,司法上面冤狱很多。那个人没有罪,他涉了嫌疑了,就把他抓过来,算他是有罪,事后虽然可以说是无罪,无罪让人家坐了牢,在监狱里坐了这么久了,你怎么补偿人家。所以孔夫子对于,那个时候的司法界,也要告诉他们,在办案子的时候要慎重,不能够冤枉那些好人,这是这一章。附带的,就关于公治长,懂得鸟语的这个事情,古人注解有些不相信,但是后来程树德的,论语集释找出根据了,在周礼上面,周礼的秋官设立两种官,一个官叫夷隶,他管鸟语的事情。一个是貉隶,是管兽的言语。这就在古时候,证明古人懂得鸟兽的言语。
人怎么懂得鸟兽呢?过去古人讲的话,近水知鱼性,常常在水边居住的时候,或者经常到,水边游览的时候,他知道什么鱼,是什么样的性子。还有呢?『近山识鸟音』,住在山里面的人,在山上那一种鸟,牠叫的声音,我们普通人辨别不出来,在山上住久了,他就能辨别鸟类,讲的什么话,那一类鸟跟牠们同类的,讲的那个话,他懂得。这可以拿很多现实的事情,来作比类的研究,一般人总认为鸟兽的言语,跟我们人的言语,我们人只会说人的话,鸟兽说鸟兽的话,我们人怎么懂呢?我们可以拿人类来比,比如说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说话,以前南方北方听起来,彼此都感觉到,不能够完全了解。
如果拿中国人跟,外国人相处的话,你听外国人讲话,无论是讲英语也好,讲西班牙语也好,讲其它的国家言语
。,你没有学过他,这个国家的言语,你听那些国家的人讲话,这不跟天上的,飞鸟讲话一样吗?跟山上的野兽讲话,不是一样的吗?但是你经过学习了,你才知道,那人家在山上处得很久了,长期的相处,他自然会听得清楚。所以这些事情,我们研读古人的注解,这些疑问可以拿,这些事实来解释。
现在看一百七十四页,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南容古人注解叫作「适」,也叫作「绦」,孔子也是跟人家谈话,提到南容,南容也是孔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