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960402.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jc960402

4.2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 本节讨论根轨迹增益(或开环增益)变化时绘制根轨迹的法则。熟练地掌握这些法则,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快速地绘制系统的根轨迹,这对于分析和设计系统是非常有益的。 法则1 根轨迹的起点和终点: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终止于开环零点;如果开环零点个数少于开环极点个数,则有条根轨迹终止于无穷远处。 根轨迹的起点、终点分别是指根轨迹增益和时的根轨迹点。将幅值条件式(4-9)改写为 (4-11) 可见当s=时,;当s=时,;当|s|且时,。 法则2 根轨迹的分支数,对称性和连续性:根轨迹的分支数与开环零点数、开环极点数中的大者相等,根轨迹连续并且对称于实轴。 根轨迹是开环系统某一参数从零变到无穷时,闭环极点在平面上的变化轨迹。因此,根轨迹的分支数必与闭环特征方程根的数目一致,即根轨迹分支数等于系统的阶数。实际系统都存在惯性,反映在传递函数上必有。所以一般讲,根轨迹分支数就等于开环极点数。 实际系统的特征方程都是实系数方程,依代数定理特征根必为实数或共轭复数。因此根轨迹必然对称于实轴。 由对称性,只须画出平面上半部和实轴上的根轨迹,下半部的根轨迹即可对称画出。 特征方程中的某些系数是根轨迹增益的函数,从零连续变到无穷时,特征方程的系数是连续变化的,因而特征根的变化也必然是连续的,故根轨迹具有连续性。 法则3 实轴上的根轨迹:实轴上的某一区域,若其右边开环实数零、极点个数之和为奇数,则该区域必是根轨迹。 设系统开环零、极点分布如图4-5 所示。图中,是实轴上的点,是各开环零点到点向量的相角,是各开环极点到点向量的相角。由图4-5可见,复数共轭极点到实轴上任意一点(包括点)的向量之相角和为。对复数共轭零点,情况同样如此。因此,在确定实轴上的根轨迹时,可以不考虑开环复数零、极点的影响。图4-5中,点左边的开环实数零、极点到点的向量之相角均为零,而点右边开环实数零、极点到点的向量之相角均为,故只有落在右方实轴上的开环实数零、极点,才有可能对的相角条件造成影响,且这些开环零、极点提供的相角均为。如果令代表点之右所有开环实数零点到点的向量相角之和,代表点之右所有开环实数极点到点的向量相角之和,那么,点位于根轨迹上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下列相角条件成立: () 由于与表示的方向相同,于是等效有: () 式中,、分别表示在右侧实轴上的开环零点和极点个数。 式中为奇数。于是本法则得证。 不难判断,图4-5实轴上,区段,以及均为实轴上的根轨迹。 法则4 根轨迹的渐近线:当系统开环极点个数大于开环零点个数时,有条根轨迹分支沿着与实轴夹角为、交点为的一组渐近线趋向于无穷远处,且有 =0,±1,±2,… (4-12) 证明 渐近线就是s→∞时的根轨迹,因此渐近线也一定对称与实轴。根轨迹方程式(4-8)可写成 = = (4-13) 式中,,分别为系统开环零点之和及开环极点之和。 当→∞时,由于,应有→∞。式(4-13)可近似表示为 即有 或 将上式左端用牛顿二项式定理展开,并取线性项近似,有 令 有 以 ,代入上式,有 这就是当→∞时根轨迹的渐近线方程。它表明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坐标为 渐近线与实轴夹角为 (=0,±1,±2…) 本法则得证。 例4-2 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根据已知的基本法则,绘制根轨迹的渐近线。 解 将开环零、极点标在s平面上,如图4-6所示。根据法则,系统有4条根轨迹分支,且有=3条根轨迹趋于无穷远处,其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及夹角为 三条渐近线如图4-6所示。 法则5 根轨迹的分离点:两条或两条以上根轨迹分支在s平面上相遇又分离的点,称为根轨迹的分离点,分离点的坐标是方程 (4-14) 的解。 证明 由根轨迹方程(4-8),有 所以闭环特征方程为 或 (4-15) 根轨迹在s平面相遇,说明闭环特征方程有重根出现。设重根为,根据代数中重根条件,有 或

文档评论(0)

lunwen19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