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手机实名制对运营商业务管理的影响.doc
浅析手机实名制对运营商业务管理的影响
【摘要】 对手机实名制实施前后的运营商业务管理方式进行了对比,指出了手机实名制实行后运营商将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障碍,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手机实名制 通信运营商 存量经营 欠费 黑名单
2015年1月10日,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印发了《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电信企业在2015年12月31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率必须达到90%以上。为完成既定目标,三家运营商采取了一系列与之相应的推进措施,如在各营业厅公示手机实名制的政府文件、在各自网厅上传手机实名制的流动广告、对非实名用户进行短信告知和电话回访、对非实名用户做停机处理等等,这些举动,使手机实名的问题再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民众而言,电信号码实名制既关系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通信自由,又关系到公民个人的信息隐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提高,信息隐私维权案例屡有发生,使得电信实名制在当前的施行过程中也面临了种种问题。然而,电信实名制的实行究竟会对运营商的业务管理产生哪些影响,用户接受的电信服务过程会有哪些变化,这些问题并未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入网资料管控更严,存量经营的精准度将提高
从分层竞争到三足鼎立,通信行业历经三次重组,用户规模急剧膨胀,当前,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超过 12.9亿户,接近人均一部,三大运营商的工作重心已由用户新增逐步转向存量经营,存费送费、在网有礼、网龄计划、续约奖励等一系列针对老用户的活动已在各电信营渠道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然而用户未经实名、非本人证件入网、用户资料不完整、登记的第一代证件未升位等问题却成了用户参与该类活动的最大障碍,究其原因,与电信运营商前期的用户发展模式有莫大关系。手机实名制实施以前,运营商奉行“渠道为王”的经营宗旨,广布销售点,并向各级代理商层层下达高额销售任务,导致代理点压卡现象严重,造成运营商内部和各运营商之间的恶性竞争,继而降低入网门槛,用户甚至可以随意选择是否登记本人资料开户。至今,在各大运营商的用户资料库中非实名入网的用户仍比比皆是,虚假护照、错误的证件类型、证件号码为乱码、虚假驾驶证、学生证入网的用户更是多如牛毛。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中国联通的在网用户中,仍有20%以上的为非实名用户,其中需要进一步核实使用人的一证多号用户还有约10%。而实施实名制以后,所有通信销售渠道再也无法开出标卡和熟卡(无需登记用户资料的手机号卡)。今后,火车站、汽车站、天桥下摆摊售卡的现象将成为历史,所有用户都必须持二代身份证到营业厅办理新入网和过户业务。如此,有运营商人士抱怨实名制的执行带来了工作上的不便,“用户流失的风险是一方面,还有老用户的补录工作也要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另外,那么多社会零售代理渠道,要是每个网点都发一个身份识别系统,投入会相当惊人,而且还涉及到信息安全问题。”显而易见,手机实名制的强制执行从根本上遏制了电信市场的不规范行为,用户突增突降的时代将一去不返,通信收入的泡沫也将随之破裂。但是,另一方面,时代在进步,通信行业在转型,辩证地看待电信实名问题,尽管它在当前确实对运营商的业务发展起到了束缚作用,但是,随着用户资料的真实度不断提高,用户信息的进一步完善,用户分群分类的脉络越来越清晰,电信运营商在大数据时代的存量经营势必更有潜力可挖,基于线上产品、信息获取、便利生活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也将创造更广阔的舞台让运营商施展拳脚。
二、电信欠费损失有望降低,高额欠费可实现追缴
早在2001年就已有相关统计数据,当年中国因盗用通信设施和用户恶意欠费的损失超过200亿元人民币,户均60元以上,且这个数字仍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另外,2010年上海电信统计的因用户恶意欠费而提起诉讼的业务收入损失就达1000万元 。业内人士指出,欠费中约50%的用户未经实名认证,在电信欠费报损和稽查中,非实名用户的户均欠费明显高于实名用户。在欠费的行为方面,实名用户欠费弃卡的主要原因为对运营商服务不满、加入单位或家庭集团、搬离原城市、用户自然消亡等。相比之下,非实名用户恶意欠费的现象则十分突出,如在低余额的情况下,跨月长时间不断网,故意让套外流量溢出,产生高额流量费;大量购置短信“黑卡”,借助群发器瞬发不良信息,利用运营商信控时间差,产生高额短信欠费;国际漫游期间,跨国际区间拨打长途电话,产生高额国际话单欠费;大量订购非即时扣费的增值业务等。欠费额度在1000元以上的高额欠费名单中非实名用户占比60%以上,而该类用户的欠费行为无法追责,每年造成的电信欠费损失超百亿。实行电信实名管理后,恶意欠费的行为则可以得到有效治理,运营商可以通过真实的用户资料轻易找到欠费用户进行追缴,无论从事前的震慑还是事后的追缴,手机实名制对恶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方法.doc
-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结算审核.doc
-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预防措施.doc
-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影响因素与解决对策.doc
- 浅析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doc
- 浅析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doc
-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案.doc
-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doc
-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doc
- 301115_2024_#ESG_联检科技_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_2025-04-29.pdf
- 300308_2024_#ESG_中际旭创_2024年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_2025-04-21.pdf
- 想生科技产品注册公告及所需文件상생기술제품_등록_공고문_및_제출_서류.pdf
- 300760_2024_#SD_迈瑞医疗_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_2025-04-29.pdf
- 300870_2024_#SD_欧陆通_欧陆通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_2025-04-22.pdf
- 301369_2024_#ESG_联动科技_2024年度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报告_2025-04-18.pdf
- 300937_2024_#SD_药易购_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_2025-04-25.pdf
- 300621_2024_#ESG_维业股份_维业股份: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_2025-04-19.pdf
- 300428_2024_#SD_立中集团_立中四通轻合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文版_2025-04-21.pdf
- 301167_2024_#ESG_建研设计_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_2025-04-04.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