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_0.doc

新课程教学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_0.doc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程教学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_0

新课程教学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 新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可喜变化。但是也存在着因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继而引发了课堂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和绝对化的做法。对此,我们应及时地予以关注、研究和澄清,以保证课堂教学沿着课程改革的宗旨和轨道深入推进。 问题一:满堂问是互动的教学方式吗? ?反思:新课程倡导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说教者”而是学生的“对话者”、“合作者”。为了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观,让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在部分学科课堂上,一些老师热衷于穷追不舍地提问,一堂课平均要提30—40个问题,以为只有如此“启发”,才能消除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以此来激活课堂的互动气氛。教师提问不断,学生对答如流,师生配合得很顺。但实际上很少有学生不照着书念来作答,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的更不多见。用提问的方式来“灌”,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课堂教学现象。教学满堂灌不对,满堂问肯定不好,提问不等于启发式教学。如果这种提问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满堂问”,便是过去课堂“满堂灌”的翻版,便是走了极端。课堂教学固然要对问题进行预设,但问题的设置要有价值,有意义,还要有层次,问题的出现要正合时宜,要难易恰到好处,份量适中,且正好适合答问的某个学生。因此,新课程倡导互动教学方式的背后要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来支撑。问题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课堂的真谛,师生在互动过程中要有思想火花闪现与撞击。互动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形动,更重要的是脑动,让学生在真正的互动课堂里变得越来越聪明是新课程理念的追求。 ?问题二:教学仅为了活动而活动吗? 反思:尽管活动对人的发展有决定意义,它也是新课程所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但课堂里光有热闹的活动是不够的。如在一堂课里设计的活动及其形式过多,活动晃动的频率过快,让学生视听的画面过杂,提出问题后又不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就失去了内容活动化的意义,而且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十分零乱。在一些学科大型评课活动中,参赛课或获奖课“三过”现象比较突出,执教者往往是新课程的教学骨干,这些课很可能会成为课堂教学推进的“风向标”。这又是我们必须要引起关注的问题。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教师对活动的指导水平?将对活动形式的重视与活动的质量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有效性关系。切实做好既要内容活动化,又要活动内容化,避免出现“三过”现象。在设计活动时,要坚持适度原则;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东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要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思考,践行达到明理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问题三:学生围座在一起就是合作学习吗? 反思: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开展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张扬。在实施合作学习策略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但有的教师往往是不考虑必要与否,动不动就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落实合作学习。前后排学生围座在一起,成员的构成难以做到优势互补,加之大多学生不会讨论,面对议题无从开口,或乱谈一通,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质上对学生思维没有多大触动。这种过于追求“形”上的合作学习方式,它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去澄清。合作学习应要求学生做到独立学习在前,合作交流在后。学生应根据学习目标或讨论题,自己先认真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然后再小组议一议,辩一辩,问一问。当然与同学的合作要诚恳,不要讲题外话,不议浅显明了的问题,应着重商讨有广度,有深度,有难度的问题,既要做到各抒己见,又要学会博采众长。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问题四:用教材教就不要求学生阅读、思考、品味教材吗? 反思:在新课程《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会听到这样的课例:教师根据某一框题内容的教学,设计了很多情境,师生共同列举了紧扣知识的典型材料,提出了很多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这些问题、材料和情境,谈看法,谈体会,提建议等,使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受到了生动的教育和深刻的启迪。对基础知识则一带而过,教材上非常经典而且非常容易引起学生

文档评论(0)

mcplj198370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