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照护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溃疡性结肠炎的照护详解

溃疡性结肠炎 制作人:杨新苗 概述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 病变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 临床表现: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 我国少见,且病情一般较轻 肠道基本结构 大肠又称为结肠,靠近肛门的部分叫直肠,与其相连的依次为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盲肠。盲肠通过回盲瓣口与末端回肠(小肠的一部分)相连,该部又统称为回盲部。 胃肠道的管壁如同房子的墙壁有几层结构:粘膜层靠近肠腔犹如墙壁的粉刷层,粘膜下层为粉刷层下的缝隙,再其下为固有肌层,是消化道的支撑结构,类似于墙壁的砖块层。 溃结是墙壁的粉刷层坏了,由于是粘膜层慢性弥漫性炎症,因此病变肠壁的粉刷层看不到正常的粘膜,多呈连续性的病变,肠壁的固有肌层没有明显受累,因而溃疡一 般不深,不会引起穿孔、 瘘管或狭窄、梗阻。 病因 感染因素:某些大肠杆菌释放损伤肠黏膜的物质 遗传因素: 1.? 种族差异 2. HLA-DR2频率高于正常人群 3.? HLA-B27可制造出与溃结相似动物模 免疫因素:异常细胞分泌粘液糖蛋白,改变黏膜通透性, 某些抗原进入肠粘膜,激发免疫炎症反应 精神因素:紧张、劳累诱发;表现为精神抑郁或焦虑等 临床表现 起病多数缓慢,少数急性起病,偶见急性暴发起病。病程呈慢性经过,多表现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少数症状持续并逐渐加重。部分患者在发作间歇期可因饮食失调、劳累、精神刺激、感染等诱因诱发或加重症状。临床表现与病变范围、病型及病期等有关。 ? (一)消化系统表现 ? 1.腹泻和腹痛见于绝大多数患者。腹泻主要与炎症导致大肠黏膜对水钠吸收障碍以及结肠运动功能失常有关,粪便中的黏液脓血则为炎症渗出、黏膜糜烂及溃疡所致。黏液脓血便是本病活动期的重要表现。大便次数及便血的程度反映病情轻重,轻者每日排便2~4次,便血轻或无;重者每日可达10次以上,脓血显见,甚至大量便血。粪质亦与病情轻重有关,多数为糊状,重可至稀水样。病变限于直肠或累及乙状结肠患者,除可有便频、便血外,偶尔反有便秘,这是病变引起直肠排空功能障碍所致。 2.腹痛轻型患者可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诉有轻度至中度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的阵痛,亦可涉及全腹。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常有里急后重。若并发中毒性巨结肠或炎症波及腹膜,有持续性剧烈腹痛。 ?3.其他症状可有腹胀,严重病例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4.体征轻、中型患者仅有左下腹轻压痛,有时可触及痉挛的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重型和暴发型患者常有明显压痛和鼓肠。若有腹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应注意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等并发症。 (二)全身表现 ? 一般出现在中、重型患者。中、重型患者活动期常有低度至中度发热,高热多提示合并症或见于急性暴发型。重症或病情持续活动可出现衰弱、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等表现。 (三)肠外表现? 本病可伴有多种肠外表现,包括外周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巩膜外层炎、前葡萄膜炎、口腔复发性溃疡等,这些肠外表现在结肠炎控制或结肠切除后可以缓解或恢复;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及少见的淀粉样变性、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肤病(Sweet?syndrome)等,可与溃疡性结肠炎共存,但与溃疡性结肠炎本身的病情变化无关。国内报道肠外表现的发生率低于国外。 1.血液检查 2.粪便检查 3. 结肠镜检查 4.X线钡剂灌肠 相关检查 检查——血液检查 1. 血红蛋白 在轻型多正常或轻度下降,中、重型病例有轻或中度下降,甚至重度下降。 2.白细胞计数 在活动期可有增高 3. 血沉和C反应蛋白 增高是活动期的标志。 4. 严重或病情持续可有血清白蛋白下降、电解质平衡紊乱、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检查——粪便检查 1.显微镜检:粘液脓血便pus and blood stool见红细胞和脓细胞,急性发作期可见巨噬细胞 2.病原学检查:目的是要排除感染性结肠炎,需至少连续3次,检查内容包括细菌,阿米巴及血吸虫。 ①?常规致病菌培养排除病疾杆菌和沙门菌等感染 ② 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及包囊; ③?粪便集卵和孵化以排除血吸虫病。 检查——肠镜 1 纤维结肠镜检 因为90%~95%患者直肠和乙状结肠受累,因此事实上通过纤维乙状结肠镜检已能明确诊断。镜检中可看到充血、水肿的黏膜,脆而易出血。在进展性病例中可看到溃疡,周围有隆起的肉芽组织和水肿的黏膜,貌似息肉样,或可称为假息肉形成。在慢性进展性病例中直肠和乙状结肠腔可明显缩小,为明确病变范围,还是应用纤维结肠镜作全结肠检查,同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