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碳一化工解析
二甲醚制低碳烯烃(DMTO)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DMTO工艺 ZSM-5催化剂和固定床反应器; SAPO-34催化剂和流化床反应器; 微球SAPO分子筛型催化剂D0123; 上海青浦化工厂建立中试装置 反应温度530~550℃; DME转化率98%以上; C2=~C4=烯烃选择性~90%; 乙烯+丙烯选择性大于80% 大连化物所DMTO催化剂 D0123催化剂优点:乙烯、丙烯选择性高,适应于大空速操作,再生性能好,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优异,价格便宜。 新一代甲醇制烯烃催化剂D803C-II01,该催化剂除具有D0123型催化剂的优点外,还可以适用于甲醇和二甲醚及其化合物等多种原料。 工艺流程前部分使甲醇转化为低碳烯烃,总体流程与催化裂化装置相似,包括反应再生、急冷分馏、气体压缩、烟气能量利用和回收、反应取热和再生取热等部分。 后部系统为烯烃的精制分离部分,与管式裂解炉工艺的精制分离部分相似,包括碱洗、干燥、压缩、制冷、脱碳 2 塔、炔烃前加氢、脱C1 塔、C2 分馏塔、脱C3 塔、C3 分馏塔和脱C4 塔等。 * * * * 合成气制低碳烯烃 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就是CO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费-托(Fischer-Tropsch)合成法制得碳原子数≤4的烯烃的过程。 * * 催化剂 目标:获得高选择性的低碳烯烃; 方法:克服S-F碳数分布,使碳链集中于C2~C4范围内,阻止生成的烯碳发生二次反应。 途径:改进F-T催化剂;反应条件要有利于C-O-链断裂,产生烃类,阻止碳链增长并生成C2~C4烃,避免低碳烯烃与吸附氢的缔合产生饱和烃。 * * 核心科学问题 一是在CO加氢合成烃类反应中,如何抑制甲烷的生成(低碳烯烃的合成反应需在高温下进行,而温度升高,甲烷生成量也随之增加); 二是经典的费-托合成反应产物受Schulz-Flory分布规律的限制。 * * 天然气制低碳烯烃 甲烷氯化法制乙烯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烃研究所Benson 教授开始研究开发的。 甲烷和氯气在1700~2000℃的高温下以极短的接触时间(10~80ms)进行反应,首先生成CH3Cl,然后CH3Cl再高温裂解生成乙烯,分离生成烃类物质后的HCl 气体再进入另一反应器与O2 燃烧转化成Cl2 和H2O,Cl2 循环使用。 此工艺可将85%的原料甲烷转化为乙烯、乙炔、乙烷和其他化合物,并有2.5 %的较高级烯烃和一些芳烃生成。 * * 甲烷催化氧化偶联制烯烃 美国伊利诺斯工学院研究发现,甲烷在氯催化剂作用下,可氧化分解成乙烯和乙炔。 C2烃单程收率总低于25 % ; 反应本身受动力学控制; 仅改进催化剂以突破C2收率 25 %的极限是很难的。 催化剂: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氧化物和氯化物掺合催化剂;过渡金属元素负载型催化剂;含稀土元素的金属氧化物掺合催化剂。 * * 思考题 F-T合成催化剂的主要类型及其研究进展 简要比较不同低碳烯烃合成技术及其催化剂的优缺点 * * * * * * * * * ?G?0 ,很负 生成烯烃的反应:反应1,8,9,10; 结炭反应:反应5(n=1时),6、7; 生成炔烯反应:反应5 (n=2,3,4……); 生甲烷的反应:反应11; 其它反应:反应3,4; ?G?0 反应12,13 竞争反应: 反应8,9,10竞争-乙烯/丙烯比; 反应8,9,10与3,5,11竞争--低碳烯烃的选择性 放热效应显著-----反应器选择与设计 * * Carbon pool机理 “Carbon pool”=(CH2)n------一种分子筛上的吸附物 0n2 该种机理表达了一种平行反应的思想 从第一个C-C键到C3、C4甚至积炭都来源于一种被称为“Carbon pool”的中间产物。 * * MTO/MTP催化剂 ZSM-5催化剂 ZSM-5是最早开发成功的沸石催化剂,它是一种典型的高硅沸石,具有中、大孔结构,甲醇在其上反应通常得到大量的芳烃和正构烷烃,而且在大孔沸石上反应会迅速结焦,乙烯收率较低,仅有5%。 金属离子的引入及对催化剂的扩散参数有效限定,可使分子筛的酸性、酸分布和孔径大小发生变化,提高催化剂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对乙烯的选择性。 处理过的分子筛催化剂与未再生的催化剂混合,使催化剂上保持要求的碳质沉积,增加了甲醇选择性转化为低碳烯烃的微孔,使甲醇转化成乙烯和丙烯的选择性得到提高。 * * 甲醇转化为低碳烯烃传统工艺特点: 放热反应; 催化剂因积炭致使活性很快衰退; 通常需要采用多台固定反应器,并且反应和再生又必须切换操作,使工艺流程和操作复杂化,降低了催化剂的使用效率。 发展和改进方向 采用流化床反应器; * * SAPO-34分子筛催化剂 1984年美国UCC公司研制的一种结晶磷硅酸铝盐,具有特殊的强择形八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