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解析

本课探究: 探究一:四大发明 1、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的产生、发展、传播过程。 2、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探究二:其它科技成就 概述我国古代在数学、天文历法、农业、医药学等方面的成就、地位。 探究三:1、归纳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2、我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3、为什么我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但步入近代以来确落后于世界? 历史纵横: 《春秋》中记录的公元前770—前476年中的37次日食; 《春秋》中记载的公元前613年“有星孛于北斗”是世界上公认首次的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战国魏人石申著《天文 》,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载被世界上公认为是有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张衡对月食做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唐代《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三、天文:《石氏星表》和浑仪 1、天文学产生发展的原因: 2、最悠久最系统的天象观测记录: ◆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 的记录。 ◆战国人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800多颗恒星的位置。 ◆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地位) 1)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 2)封建王朝设专门的天象观测机构。 上古时称璿玑玉衡,简称玑衡。浑仪是中国古代用于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观测仪器。它是由一重重的同心圆环构成,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圆球。有资料表明,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中国就已经使用浑仪观测天象了,比古希腊约早60年。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 浑仪 3、天文观测仪器:浑仪、简仪等 郭守敬 简仪 简仪的创制是当时世界上的一项先进技 术。欧洲直到三百多年之后才由丹麦天文学家 第谷发明类似装置。 郭守敬的简仪,在清康熙五十四年被传教 士纪理安当作废铜熔化。现存为复制品。 * *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美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中统计,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特别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世界。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 “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又名“李约瑟之谜” 。其内容是为在公元一至十五世纪,中国科学技术遥遥领先于西方,而为何到了近代却没有向近代理论科学的演变? 闻名遐迩的英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技史大师李约瑟博士是20世纪的同龄人,这位早年享誉国际科坛生物化学家在37岁时毅然从生化专业转向中国科技史研究,一下坠入中国古代文明的“爱河”,一发而不可收,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金矿’里孜孜不倦地工作了半个多世纪。从1954年起,他和他的合作者编写出版的系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彻底推翻了长期称霸国际史学界的“西方中心论”,为中国古代科技讨回了公道。 探究一、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的产生、发展、传播、影响? 一、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一)造纸术: △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 青铜器 龟甲 竹、木简 丝帛 一、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一)造纸术: 发明(西汉) 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是世界上最早的纸。 ◇蔡伦改进造纸术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便于书写的植物纤维纸,取代了竹木简和帛,为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 古代造纸生产流程图 1、造纸术: 发明(西汉)) 改进(东汉,蔡伦) 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破渔网、 麻头等原料制成。 2、优点: 书写便利,原料便宜易得,利于推广。 4、影响 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3、外传: 唐朝时期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和北非 雕版印刷术的不足是什么? 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 宋太祖时版印《大藏经》,历时12年才雕印成功,雕版有13万块。 (二)、印刷术的发明 《金刚经》 它印刷于公元868年,于1900年被英国人斯 坦因从敦煌骗购。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的最早 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昇 排版时用两块带框的铁板,板上铺一层松脂、蜡、纸灰的混合物。先将泥活字依据需要排在一块板上,用火烤板底,混合物遇热熔化,再取另一铁板将字压平,待混合剂凝固,就可以印刷了。另一铁板接着排字,两版交替使用。第一版完后,再加热熔化药剂,将活字取下,另行排新字。 制作过程: 1、用胶泥刻字,每字一印,烧后制成字印 2、将一颗颗字印排列、镶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