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干預静脉炎的防治.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集束化干預静脉炎的防治

集束化干预静脉炎的防治 孙当凤 倪建 冯国琴 朱桂华﹡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州市人民医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 目的: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和工作量。方法:给药前、给药中进行预防,加强观察,一旦发生静脉炎及时进行规范、有效的护理。结论:了解药物性质、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和穿刺部位、严格无菌操作和严密观察及时处理,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是可以预防的。 关键词:静脉输液 治疗 静脉炎 预防 输液治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护理手段之一,静脉炎是静脉输液的并发症之一。静脉炎是指静脉的炎症,表现为沿静脉通路部位疼痛、压痛、滴速减慢,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疼,触诊时静脉发硬、呈条索状、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经济负担,也给护理人员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和工作量。 1.一般资料 2010年9月~2011年8月,选择我院门诊输液病人18~40周岁的病人5136例,重点加强静脉给药前、给药中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生静脉炎立即进行护理干预。 2.方法 2.1.静脉炎的预防 2.1.1加入静脉治疗小组:研究表明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与护士的专业知识有关。专业静脉治疗小组能够熟练掌握静脉给药知识,主动采取预防性措施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1】。因此,美国疾控中心(CDC)强烈推荐在医疗保健机构中培养静脉治疗小组以控制静脉炎的发生【2】。 2.1.2护士详细了解药物的理化特性、使用方法及配伍禁忌等。这也是最不容易做到的一点。因为许多新药在药物手册上很难找到,而药品说明书对用药的途径、剂量、用法及注意事项等均给予了说明。收集使用过的药品说明书,整理成册,并组织全体护士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更昔洛韦PH值为11(血浆PH值7.35~7.45),脂肪乳PH值为8,20%甘露醇PH值为4.5~6.5;5-FU渗透压650mOsm/L(血浆渗透压240-340mOsm/L),20%甘露醇渗透压为1098 mosm/L。资料显示,药液渗透压>450mOsm/L会引起中度静脉炎,>600 mOsm/L时在24 h内必定引起化学性静脉炎。静疗指南推荐PH值低于5或高于9的液体或药物避免经外周静脉输入。避免使用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 2.1.3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精细过滤输液器末端的过滤装置(滤过膜)能有效滤除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减少微粒对血管的刺激,使药物均匀输入,避免药物及其微粒对静脉的刺激【3】。选用终端滤器孔径为5um和3um的精密输液器可有效地降低输注脂肪乳引起的静脉炎和疼痛【4】。不同型号的留置针并发静脉炎的几率也不同,导管型号越大,对血管内膜的损伤越大,机械性静脉炎发生几率越高【5】。INS(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推荐:能满足输液治疗的情况下,用最短、最细,最少腔的导管留置,以减少导管对血管内壁的刺激。 2.1.4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利用血流充分稀释药物。根据治疗方案选择的静脉要能容纳输液量的传输并提供必需的保障。手背及前臂静脉血液流速1~95ml/min,肘部及上臂静脉血液流速100~300ml/min,锁骨下静脉血液流速1000~1500ml/min,上腔静脉血液流速2000~2500ml/min。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并选用较粗静脉穿刺,缓慢滴注且密切观察,严格按照药物的说明书调节滴速,渗透压高的选择大血管缓慢输注。如将甘露醇加温至30℃~35℃后使用,再在输液近端局部放置热水袋以使输液管内甘露醇保持恒温【6】;输入恒温的甘露醇可使血管受热后管腔增大,液体的黏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可使滴速加快。有研究表明,甘露醇对局部的损伤作用与连续使用同一局部静脉血管次数有关。因此尽量减少同一静脉连续性穿刺的次数,同时要有计划的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从远端血管开始,逐渐移至近端,先小静脉再大静脉,尽量不在瘫痪侧肢体输液,避免使用下肢作为穿刺部位。 2.1.5留置输液针按规定时间适当留置。研究显示,外周短导管置入时间72h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会增加。静脉留置针因长时间留在血管内会对血管内膜产生机械性刺激,极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故穿刺侧肢体应注意保暖和适当的肌肉活动,以增加局部血流速度以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同时向患者宣教保护留置针的方法。普通静脉留置针一般留置3~5天【7】。 2.1.6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控制输液微粒。如使用生物安全柜配置药液、严格执行手卫生,彻底消毒皮肤,使用无菌敷料严密覆盖针眼等。若有不溶性微粒随液体进入血管,可直接堵塞毛细血管或引起血小板黏附或红细胞聚集在微粒上形成血栓,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发生水肿和坏死【8】。 2.1.7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和倾听病人主诉,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或疼

文档评论(0)

sd47f8c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