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版式2[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pt版式2[精]

毛 泽 东 词 二 首 授课人:李斡春 沁园春 长沙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词的知识。 2、品味关键词语,体悟意象,感受意境。 3、领会毛泽东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无所畏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作者及写作背景: 1911年,十八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在此地长达十三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1913年至1918年在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18年与何叔衡等人创立了新民学会。五四时期,他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1921年组建了中共湘区委并任书记。1923年离开长沙,赴上海广东等地从事革命工作。1925年回湖南指导农民运动,同年秋,赴广州,途经长沙,游橘子洲、岳麓山,追怀1911年至1923年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因有此作。 解题: 沁园春:词牌名。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辞,在发展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 诗词欣赏: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赏析: 上阕览景抒怀。前三句点明时间地点。独立的形象,北去的江流,又有寒秋着色,便有了无限涵泳之味。 接下去以一“看”字,以视野所见写湘江的秋景。远山近水,飞鹰游鱼构成一幅缤纷绚丽的秋景图。色彩一红一绿,意象一动一静,泼墨淋漓,气韵酣畅。 由眼前景推及茫茫宇宙并化景为情,一个问句,慷慨激昂之情喷涌而出。 下阙转入对往事的回忆,以“曾”和“忆”来追忆。故地重游,往事历历,激起无限感慨。同学们青春年少,热情似火,坚忍不拔,才华出众,为革命理想,讥弊,评论国事,宣传真理。这些有着“粪土当年万户侯”豪迈气概的年轻人才是真正中国的脊梁。中流击水,活现出大风暴里海燕们的慷慨意气,也是对上阙问题的回答。 小结: 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纤弱的文人往往表现出“伤秋”或“悲秋”的意绪。而词人毛泽东在此一洗古代伤秋之士的那种哀伤叹息的悲哀之态,以生动的描写把读者带进一个新的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采桑子 重阳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该词的感情基调。 2、体会毛泽东豪迈的革命情怀。 解 题: 重阳,节令名,阴历九月初九,又叫重九。因九为阳数,故名重阳。此词作于1929年重阳节。当时毛泽东正在闽西。此词描写了重阳节的战地风光。 诗词欣赏: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赏析: “人生易老天难老”,将人格宇宙化,将宇宙人格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华付水流。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宇宙永恒。一有尽一无穷,一短促一长久,揭示人生真谛和永恒真理,极富哲理意蕴。 词中的“黄花”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芳的满山遍野的菊花,平凡质仆却生机蓬勃。因胜利可喜,黄花也显得异常美丽,异常芬芳。 词中有情有景,有色有香,形成生机盎然的诗意,显示了诗人豪迈旷放的革命情怀。 作业: 一、背诵这两首词。 二、阅读《重上井冈山》,完成题目。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寻故地,旧貌换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如何理解“千里来寻故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过了38年重游,故有此说。 2、摘出写景的句子,并概括景物的特点。 “到处莺歌燕舞……高路入云端”。生气蓬勃,充满活力。 3、谈谈对上阙最后一句的理解。 不仅是说黄洋界是井冈山的最险处,过了此处,其他地方就不须看了,也是说经过了革命战火严峻考验的中国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是任何艰难险阻也吓不倒的。 谢 谢! * * 湘江黄昏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