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试卷
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八年级语文试卷
题号 一
(1) 二
(2—6) 三 四
(21) 总 分 (7-10) (11-16) (17-20) 得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亲爱的同学,你好。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
一、书写·养成习惯(4分)
【写字就如做人,必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去演绎属于自己的人生。答题时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那也是要算分的啊!】
1、本题不设具体抄写的内容,将根据全卷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
二、积累·运用·夯实基础(19分)
2、背诵大量的优美诗词、文章,将会陶冶你的性情,增强你的人格魅力。考考你会背多少诗文,按课文填空。(9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3)萧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4)《过零丁洋》中有两句震撼人心的千古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刈麦》中写农民劳动艰辛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1)《水浒传》通过紧张、生动、富于传奇性的故事情节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请完成下面表格。(2分)
水
浒
传 人物 人物绰号 故事情节 人物性格形象 花和尚 见义勇为 吴用 足智多谋 (2)、你课外一定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吧。请你简要说说鲁滨逊是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你读懂了什么?(附加题,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探究(37分)
(一)(12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衡于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画线句中的“苦”“劳”“饿”“空乏”等几个词都不能按原来的意思简单解释,如“苦”,不能只解释为“痛苦”,而应解释为“使……痛苦”,这是文言文中的动词使动用法。试用这种方法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分)
A、劳其筋骨 劳:____________________ B、饿其体肤 饿:____________________
C、空乏其身 空乏: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翻译句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第一段列举了六个人的事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举这些事例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2分)
读书·养气·写作
①人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
②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