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试题题型特点及解题规律.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放性试题题型特点及解题规律

淡妆浓抹总相宜 -----“开放性试题”题型特点及解题规律 杨市刘岭中学 张弘 “开放性试题”主要是指这样一类试题:命题者不提供统一的“标准答案”,就题干中提出的某一问题、某一观点或某一现象,考生是赞成还是反对,肯定还是否定,可以敞开思想,各抒己见,言之成理,文从字顺即可。它是允许、倡导并鼓励多元而不唯一的一种测试题型。这种试题可谓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试题”。 开放性试题形式多样,灵活自由,积累、运用、阅读、写作中都能渗透进去,但概括起来,开放性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重视文学知识积累 这类题目主要是些客观题,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诗词名句,名言警句等文学积累,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和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这类题大多数是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例如:(1)写出一个有关“友情”的古诗句。(2009年山西省中考试题第6题) (2)作者说读书人能和写书人跨越时空进行交流,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曾与哪位写书人进行过心灵的交流,获得了什么有益的启示。(2009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试题第25题) (3)阅读材料中的古诗、古语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写在下面横线上。 2009年3月13日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中外记者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提问时,有三处引用或改编了古诗、古语。它们分别是“取火莫若取燧,汲水莫若凿井”,“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200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试题第7题) 启示: 解答这类题,要注意四个结合:⑴识记与理解相结合;⑵课内积累与课外拓展相结合;⑶诗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⑷平时积累与考前强化相结合。 二、重视情感价值体验 这类题考查学生的道德修养,情感体验,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类题目的设计往往与阅读题结合在一起。 例如:(1)读了《为我唱首歌吧》,请简要谈谈你获得的启示。(重庆市2009中考试题第18题) 这是一道主观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能围绕文本,结合文章“处事乐观、坚强、不怕困难和挫折”的主题,谈出自己的感受即可。 (2)作者认为,人要“珍惜生命”“谁也没有权利轻易地放弃”生命,请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据报道,韩国一位年轻女明星因生活中的一点挫折而服毒身忘。 材料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重庆市2009年中考试题第23题)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回答时围绕材料,结合文本,答题要点是““珍惜生命”和“为国家民族大义牺牲生命”来回答。该题将阅读思考引出文外,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三、联系生活实际 这类题大多考查的是结合实际谈感受的能力,学生从自身生活出发,谈自己对某一观点或现象谈自己的看法。这类题虽然是开放性题,但基本依据仍然是文本。若同意,则要紧扣文章中作者的观点作补充论证。若不同意,则要指明其不合理的地方,还要有适当的论据和论证。 例如:(1)本文关于文学家素质的论述,带经你怎样的启迪?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安徽省芜湖市2009年中考试题第16题) 这道题要结合自身学习或生活实际,谈谈文章中“纯真与练达”对我们中学生的有益影响或重要性即可。 (2)结合选文内容,请你说说对当今中学生阅读现状的认识。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答题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张扬个性,发表有理有据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四、关注社会热点 这类题大多是些主观题,有较强的现实性、人文性、社会性。这类题目较好地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社会、关注人类这一理念。 例如:(1)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你觉得“方言”应该保护,还是应该摒弃呢?请发表你的看法,并说说理由。(2009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试题第7题) (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创造了“四个没有”的奇迹:没有饥荒、没有流民、没有瘟疫、没有社会动荡。面对这样的奇迹,你会感慨万千,也想说点什么,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回答。 (1)面对这样的奇迹,你的感受是: (2)面对这样的奇迹,你想对灾区的人们说: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看清题目,弄清要求,灵活多样的答题。具体解法指导如下: 一、认真审题,解读试题???与限制性话题作文一样,“开放性试题”并不意味着不加任何限制地放开写,写什么,怎么写都行。这里也有个“审题”的问题。不少考生就因为审题不慎,答非所问而栽了跟斗。 ?例如:2001年上海卷的第15题要求对“甲”“乙”两个文段进行比较阅读:“两个文段中你更喜欢哪一段?就你最欣赏的一点说说理由。”其“限制”不仅在于二者选其一,还应该注意“更”字,也就是主要写出喜欢的理由,同时作适当的比较,对不打算喜欢的那一篇点上一句,这就紧扣题意了。 二、善用积累,巧取信息背诵名言名

文档评论(0)

34shart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