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祝福_5
祝福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
2.了解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几种方式。
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2.着重体会鲁迅小说中“我”的感情及作用。
德育渗透点
要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竣的叙述之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小说塑造了祥林嫂这个生活在旧中国社会最底层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寄寓了鲁迅先生的无限悲痛、同情和愤懑,是一份至今仍熠熠闪光振聋发聩的血泪斑斑的反封建控诉书。要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以及人物性格是如何随情节的发展逐步而又反复地表现出来的。
解决办法:
1.理清小说结构,弄清两次描写祝福景象的深刻含义。
2.注意前后对比,看看祥林嫂究竟有哪些变化,不仅指外貌,还指其语言、行为、 心理,其根源何在?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电影《祝福》片段,就捐门槛这一节和课文进行对比,集中讨论祥林嫂有无反抗性格。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第一课时,让学生理清小说结构,划出集中描写祥林嫂外貌的三段文字,反复诵读,体味这些看似冷竣的描写中所蕴含的深情。
2.第二课时,让学生选出小说中最精彩的几段对话,分角色诵读,并结合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1.掌握小说情节、环境、人物三要素等基础知识,学会概括小说情节。
2.了解人物描写的几种主要方法,并学会分析其作用。
整体感知
鲁迅弃医从文,握管写作时,就选择了小说这一文学样式。1918年,终于以《狂人日记》翻开了中国现代小说史的第一页。他在谈到小说创作目的时写道:“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人为生,而且要改良人生。”这种启蒙主义的小说观,成为当时最先进的小说观念,这就使他的小说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超越了当时一般作家的水平,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拓者和成功者。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导入新课
旧社会人分十等,第十等是“台”,“台”还可以奴役妻子,所以妇女是被压在最底层的,鲁迅在《祝福》里就塑造了一个深爱旧社会沉重压迫的妇女形象——祥林嫂。
2.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理解课文,概括小说的情节结构,并分析其结构特点。
序幕 写祝福景象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 祥林嫂初卖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 再写祝福景象
小说的情节,指的是一系列有利于展示人物性格的大小事件的连贯有序的组合。在我国,一般用四分法来分析小说的情节,即将小说情节分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在小说的情节要素中,还有序幕和尾声。像本文在开头和结尾部分,两次集中描写鲁镇祝福的景象,它们和祥林嫂的故事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但作者偏要将它们祥林嫂的死糅合在一起,一喜一悲,形成强烈的反差,深化了主题。祥林嫂在鲁镇人繁响的爆竹声中死去,使得祥林嫂的死更显凄惨;在祥林嫂惨死的同时,鲁镇人一如继往地歆享这年关的祝福,更显出鲁镇人的冷漠。像这样和小说故事没有内在联系而又能更深刻地揭示主题的开头或结尾部分的文字,我们一般划做小说的序幕或尾声。
本文采用倒叙手法,在序幕之后先写故事结局,把祥林嫂的死和祝福的热闹、喧哗连在一起,对比强烈,震撼人心,同时又设置了悬念,祥林嫂究竟何许人也,怎么会在迎新年时悲惨地死去,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
3.请学生按时间顺序,分析祥林嫂的外貌变化,并深入挖掘其社会根源。
初到鲁镇??白头绳,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
丈夫刚死,“扎着白头绳”点明了祥林嫂有寡妇身份,也交代了她初到鲁镇的起因。“脸色青黄”,是因为心情悲伤,另外,也暗示了丈夫去世后她在卫家生活很不顺心。“两颊还是红的”,说明了祥林嫂的年轻,毕竟只有二十六七岁,再者,些番到鲁镇,她是怀着满心的希望,不久后,她“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就不足为怪了。
再到鲁镇 白头绳,脸色青黄,只是两颊已经消失了血色,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头上仍然扎着白头绳”为的是再嫁的男人“断送在伤寒上”。被卖改嫁,尽管祥林嫂也做过“出格”的反抗。但她又能怎样呢?本想跟第二个丈夫过着平凡的日子,没想到第二个丈夫又死去了,连惟一的寄托——儿子也给狼叼走了。大伯来收屋,走投无路的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如果说初到鲁镇,是祥林嫂对命运的一种反抗;那么再到鲁镇,是祥林嫂对命运的一种屈服,在无处可去的情况下,她请求“老主人”能收留她。接二连三的打击,消失了她脸上残存的一点血色;儿子的意外,毁灭了她最后的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