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我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被称为“湘西的歌者”。是因为他毕生数百万字的创作,绝大多数是写湘西的。如小说《边城》、《丈夫》《柏子》等。散文《湘行散记》等。 湘西凤凰县是沈从文的故乡,那里风光秀丽,是苗、侗dòng、土家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沈从文深爱着家乡的沅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家乡的水不仅养育了沈从文,也成就了沈从文的文学道路。 从文自传(目录)作者:沈从文 我所生长的地方 我的家庭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辛亥革命的一课 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 预备兵的技术班 一个老战兵 辰州(即沅陵) 清乡所见 怀化镇 姓文的秘书 女难 常德 船上 保靖 一个大王 学历史的地方 一个转机 整体感知: 1、沈从文用“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作为文题,其中“小书”指什么?大书指什么?? 小书指书本知识,大书是指自然和社会生活 3.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 的见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与奇人趣事的社会生活。 如:逃学去游泳、逃学到城外庙、看街景、看杀人场面、涨水时看热闹、抓蟋蟀和斗蟋蟀、听大自然界中各种奇特的声音等等。 从第5自然段开始,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有趣的逃学经历? 5、逃到河里游泳。 9:到( )看热闹 10:藏( ) 11: 12、13:到新学校上学路上看街景。 14:看( ) 15:看( )、( )、( ) 16:下雨天的趣事:玩水、看热闹。 17-27:抓蟋蟀和( )30:偷( ) 探究二、细节描写鉴赏 写自传要善于抓住真实生动的细节,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遇到有趣的人和事,请把有关的细节描写找出来,并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细节描写跟大家交流。谈谈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例如:第14段对“杀人处”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幼年的沈从文是怎样一种心理?(你阅读时是怎样一种感觉?当时社会是怎样一种形态?) A、作品中出现的关于杀人的描写不会让我们感到多少恐惧,在这篇文章,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小孩子的好奇。 边街又有小饭铺,门前有个大竹筒,插满了用竹子削成的筷子。有干鱼同酸菜,用钵头装满放在门前柜台上。引诱主顾上门,意思好像是说,“吃我,随便吃我,好吃!”每次我总仔细看看,真所谓“过屠门而大嚼”,也过了瘾。 又有铁匠铺,制铁炉同风箱皆占据屋中,大门永远敞开着,时间即或再早一些,也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子两只手拉着风箱横柄,把整个身子的分量前倾后倒,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火炉上便放出一股臭烟同红光。待到把赤红的热铁拉出搁放到铁砧上时,这个小东西,赶忙舞动细柄铁锤,把铁锤从身背后扬起,在身面前落下,火花四溅的一下一下打着。有时打的是一把刀,有时打的是一件农具。有时看到的又是这个小学徒跨在一条大板凳上,用一把凿子在未淬水的刀上起去铁皮,有时又是把一条薄薄的钢片嵌进熟铁里去。日子一多,关于任何一件铁器的制造秩序,我也不会弄错了。 探究三: 他的逃学经历与他性格的养成以及后来的成功有什么关系? (提示:逃学的收获和影响) 你怎样评价沈从文逃学这一行为?(提示:文中有没有可以说明他不是坏学生的内容?) 沈从文的逃学并非不爱学习,而是为了更好的学习。他的逃学实质是走向鲜活广阔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充分感受生命的本真和快乐。从沈从文的经历可以看出,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亲和的关系。人应该取法自然的活力,汲取自然
文档评论(0)